好幾年前,香港政府欲想強行推出【國民教育】,人們開始醒覺、關注到有關「洗腦」這種意識、型態所帶來的禍害。但其實,在人群當中,又有多少人知到、了解甚麼是「洗腦」呢?或許,大家都認為在政治上強迫人民接受單一主意這種暴行就算是「洗腦」,但世事又何常會來得這麼簡單?直接?其實…「洗腦教育」隨處可見,實際上我們自出生以後,都在不斷地接受不同範疇的「洗腦」,只是我們自己毫不察覺而已。也許,所謂習慣成自然,每當一種意識、型態在我們的「內在」續漸形成,也就順理成章會被轉化為一種必需品、一些不可欠缺的營養、甚至如吸食毒品一般成癮,依賴維生,問題在於我們習慣怎樣去描述這種狀態,然而,人類已經習慣了美化它,好讓自己有正當的理由繼續下去。
在1997年之前出生於香港的人們尤甚,在英國政府的殖民統治下,統治者為了自保,不想下一代再有反權之意,除了在物質上提供所需之外,也就在教育上實施某程度上的「洗腦」,令我們一生都對自己原來的血統、民族、文化等產生反感與歧視,為我們在「被」殖民統治的身份上加添一份光榮、光彩,好讓我們不會如同李後主一樣鍾情於故國,安於現狀。這種「習慣」任人作主,「習慣」被殖民統治的身份延續到97年之後,大家繼續喜歡當二、三等公民,任由國內新移民帶來的文化續漸取締自己和前人一手建立的一切,毫無反抗之意,這就是「洗腦教育」的後遺症。
然而,「洗腦教育」並不是一朝一夕會產生效果的事,必須經歷最少一、兩代人才見成效。從幼稚園開始,我們就不斷被老師和長輩們在耳邊灌輸一些很單向的思想,例如:中國落後、老套、西方國家先進、新朝;中國壓迫人民、外國自由、民主;香港彈丸之地、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一點;東方傳統學術毫無根據、甚至迷信、西方的學術符合科學…窮人留在香港就是井底之蛙、富人移民到西方國家就是超然…大陸人卑賤、香港人優越…窮就不好、有錢就最好…東方宗教最迷信、西方宗教最正義…東方文化低俗、老套、西方文化高尚、典雅……。
我們的耳朵從小就不斷、被迫聆聽這些「二元性」的訊息,就像催眠一般,久而久之,一代傳一代,這些訊息就在我的潛意識裡根深柢固。或許,這些可能在我們出生以前,就已經存在於我們的「基因(DNA)」之內,再經由耳朵接收的訊息、聲音去啟動,既是毒品又是解藥,每當有任何爭論,只要把所有這些以外的觀念排除,所謂的「從回正軌」,便一切都能找到答案,不得異議。
一代接一代,我們早已失去了人類本有的「覺知」、「思考力」和「判斷力」,一切都得「遵循」大圍的共識與規限,稍有不同的就等同異端邪說!會被視為邪惡!會被社會或人群排斥,甚至受到懲罰,人們為了自保,唯一的出路就是「遵循」,又為了保護下一代,就自自然然會把相關思想承傳下去。
政治、社會如此,家族、民族、宗教團體等亦用了相似的手法培育新加入的人。同樣地,一代傳一代,整個人類經已難以自拔,難以回頭。
久而久之,人們變成了「愛被洗腦族」。就好像是一種「恩賜」,讓自己無需廢力思考,長輩、名人、領袖等說甚麼,就相信甚麼,省下了不少腦汁!
遠在資訊科技尚未發達的年代經已如此,現今在這個被資訊科技主導的年代,人類有更多更有效的渠道去施行「洗腦」之術,而且不再局限於政治和社會思想,就是連商品、市場推廣也用得著。其中電視、電台的廣告宣傳為表表者,我們每天看電視廣告就不是成為了「追求名牌」的奴隸嗎?我們不是因廣告說某些商品最好就自自然然會去、乖乖地去購買嗎?這些都是極有效的「洗腦」方式。我們何曾有思考過大部份廣告的內容和觀念都不合邏輯?幾歲大會走路、會說話、已經要上幼稚園的小童,為何喝了中藥配方的「開奶茶」就要乖乖的變成一個手抱嬰孩,躺在床上用「奶樽」飲奶?失去了使用水杯的能力?難道小孩為了成為父母的服從者、成為一隻「寵物」,就得用藥物去令他們的手腳愈來愈退化?返回母體?申請了某財務公司的貸款就可以瘋狂購物?無需負債?像送給你一般?像政府發放的援助金一樣可以定時領取?但人們卻很愛這些廣告,就像是一柱明燈,為各人的人生引路一樣。
無良政府亦把握了這些優點為其政策作出宣傳,留心一下政府的宣傳廣告從不中肯、客觀,從不邀請市民思考,只要求市民接受,高官們在廣告內不停對我們的耳朵說新的方案將會帶來甚麼甚麼好處,但對於邏輯上已被肯定了的壞處卻隻字不提。從不為大眾提供多過一個選擇,只是很單向地宣告大眾必然要接受的那些「不太可能發生的」好處。告訴你無需浪費腦汁去思考,只需接受和讚賞他們、支持和同意他們。留意一下政府的宣傳字眼,還在諮詢過程上,還未經過審議及通過的政策上都會使用「將會」這類字眼,好像匈有成竹,必定會通過似的!好像在告訴我們沒有選擇的餘地!事情「已經」發生了似的!政府的宣傳手法如此,商業世界也同樣效法,只因為大眾成為了「愛被洗腦族」已經是明顯不過的事,正因為甚少人會去質疑,甚少人有膽去質疑,所以這些「洗腦教育」方式持之有效,萬試萬靈。
年前在各大民間團體的據理力爭之下,政府暫時擱置【國民教育】的實施,大家都愚蠢地以為這次是市民的勝利,其實剛好相反,政府才是大贏家,因為政府從不著重在中、小學這些小片的地方進行「洗腦」,政府以積極的姿態去宣傳、諮詢都只是為了轉移視線,只為製造煙幕,讓民間團體,反對勢力都集中起來,把焦點放在一個政府本身不太重視的項目上損耗精力,而同期間就有足夠的空間,在毫無阻力的情況下去實踐他們真正想要的那些,而【國民教育】只是權宜之計。正當大家過份集中精力去處理一件可有可無、可得可失的事情上,其他真正的事情在不知不覺間經已形成,控制傳媒是其中一項,既沒有人察覺,亦沒有人去質疑,因為大家已經把所有反應、能量都投放了在一個假象之上,在那裡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何來有多餘的精力去管其他的事?到大部份政府本身最想做的事情經已落實、成形之後,才假裝認輸,讓事情告一段落。正當民間團體以為再沒有「洗腦教育」的同時,其實真真正正的「洗腦教育」才剛剛正式開始,在沒有人察覺、沒有人理會的情況下輕鬆地完成所有部署。
一向不重視基層教育的政府,為何要重視中、小學的「洗腦教育」?這點明顯不過,政府要洗的是廣大市民的腦袋,不是對社會沒有影響力的中、小學生。這些都在現今的電視宣傳片上表露無遺。一直以來,我們每天看著這些宣傳片又何常有人提出過異議?有人向廣播局投訴過?大眾每天不停收看高官們說這些鬼話,又何層抗拒過?有人認為是兒童不宜嗎?有人會關機或轉台不看嗎?此外,有經常在收費電視中看外國電視台的新聞報導的人士都會發覺,香港的電視新聞的確很有問題!好像只著重單一話題,就是「政制討論」,像恐龍一樣無肉不歡!每段新聞片都必須有高官和政要的面貌,和他們沉長、沉悶的演說,不論那位政客有多大程度的不受歡迎,演說被公認了有多笨拙!都要不停地播!好像收了對方的款項必須提供出鏡權似的!從來沒有人問過為這麼多人可以訪問,為甚麼總是要訪問他們?其他的全部死了?本來「新聞報導」節目的主角是「主播」和「外勤記者」,人們喜歡看他/她們的面貌與報導的表現才選擇看那家電視台的新聞報導!但香港的電視新聞似乎有獨特的文化,就是「主播」和「外勤記者」都只不過是「配角」而已,主角當然是政府高官和各大政客,尤其是不受大眾歡迎的政客!他們才是明星!沒有他們出現的新聞報導就沒有收視率似的!香港好像已經進入了另一個時代的「文化大革命」,電視台的存在只是要成為宣傳政府的理念的偉大工具而已。而外國的新聞節目沒有這個問題,有關政制的話題只會簡略報導,而且是由新聞報導員序述,或許節錄一小段現場講話,不會容許他們長編大論,因為有關政治議題會有專題式節目去詳細討論,這些節目會邀請專家及政要在節目中與主持人面對面坐著詳談,有一個多小時給他們發表演說!用不著在新聞報導中長編大論。另一個問題是單向式老是親政府政客的言詞,反對派的聲音只會略有一、兩句,很選擇性的,這些問題非常明顯,但香港人早就習以為常,已經再沒有人會去質疑甚麼。這樣證明了香港的傳媒其實早已在不知不覺間,自願成為了政府的宣傳工具,所以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政客出現的地方、活動,記者們追問政要的並不是有關那個「活動」的話題,他們對那些活動不感興趣,甚至不太尊重那個場地、那個活動本身,在別人的活動上不去了解那個活動的意義和內容,只想借用別人的場地為政客們做政治宣傳,不論那個是公益或文化活動,新聞報導員在現場不會提問出席政客對那個活動、那項文化的心德與見解,老是問最近的政制議題,問的人有問題!答的人為甚麼會願意答又是一個問題!明明那個不是政治相關的活動!完全不尊重別人舉辦的那個活動和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可見香港的新聞從業員的質素都很有問題。
其實這樣又很難怪,這可能是香港的電視台的「生存之道」,否則可能就連經營權都會被斷送,最近一家籌備了好幾年,節目質素受廣大市民認同的新電視台,就是可能因為不願意成為政府的寵物所以不獲發牌照,用別的方法想開業又被諸加阻撓,可見香港的傳媒已經不再是為市民服務,只能為政府服務,否則就沒有立足之地。這樣下去吃苦的只有大眾市民,本來新聞報導應當是很多元化的!有交通、有罪案、有意外、有文化藝術、有體育、有科技、有天氣及各形各色的報導,但當新聞從業員只顧著成為政府的宣傳工具,香港的電視新聞實在看不看也罷了。而收看外國的電視台的新聞報導,就會看到那裡有汽車展覽會,展出了甚麼新產品…;藝術館正在展覽甚麼…;那套歌劇正在公演…;科學家有甚麼新的發現…,路邊有甚麼有人情味的事情發生…;甚麼世界性的體育比賽正在進行……。
所以…其實…「洗腦教育」根本無須在中、小學裡發生,根本就無處不在!當年市民和民間團體在企圖推翻【國民教育】的一仗中自以為是大獲全勝,但其實,實際上剛好相反,根本就是慘敗!政府才是大贏家!對於「洗腦教育」,香港政府因為有了電視台和傳播媒體的完美配合,幾乎經已成功地取得百份百操控了。
-完-
都市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