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陳年舊電影的觸感

        請問各位,在觀看陳年舊電影時,或看完後,會有甚麼感覺?會不會勾起了一些往事或回憶?某些美麗的人生片斷?或莫名的怪責自己從前某些錯失、錯過了某些事情?有沒有一些失落已久、遺忘了的記憶一再湧現?
        某天晚上看完新聞,正在轉台尋索的時後,無意中發現原來「Movie Movie台」有得看這齣《Mystery Train「三個藍月亮」》,一齣在八十年尾頗經典的名片。故事講述外國觀光客來到美國小鎮所發生的三段趣事,在同一晚發生在美國田納西州,貓王的故鄉孟菲斯,一家名叫孟菲斯的廉價酒店裡。第一個故事:主角是一對熱愛50年代美式搖滾音樂的日本情侶,兩人都完全不懂英語,來到孟菲斯朝聖,兩人都沈迷於搖滾樂和流行文化,明顯是一些不良青年,不務正業那類;第二個故事:講述當晚在酒店留宿的女子路易莎與另一名剛與男友分手的單身女子迪迪同住一個房間,半夜時,路易莎半夢半醒中竟看見了疑似貓王的鬼魂,好似在求救的樣子;第三個故事則延續第二個故事中迪迪的經歷,講述他與男友、家人所遇見的瘋狂事故。
        重看此片對我來說有點兒諷刺,記得我當年不是在該片上映時知道有此片的,而是因為一位友人在影視店裡租了這盒影帶。回想當年還沒有家庭電腦,只有「影帶播放機(俗稱電視錄影機)」,尚未發明VCD及DVD,後來出品了一種銀色、直徑12吋、外形看似黑膠唱片的「雷射影碟」。我在友人的家裡陪伴他看了不夠一半,便決定不陪伴他繼續看下去。當時年輕的我,只喜歡看充滿血腥、緊張刺激的電影,瞧不起這類較藝術性,需要用腦子去思考和細味的故事,認為相當沉悶,不想繼續看下去。但不知道為甚麼,現在突然很珍惜這個機會,立即煮個即食麵做為宵夜,讓自己安坐螢幕前,很專心的看完整個故事。是不是自己年紀大了?心境不同了?開始有些深度?我不知道。但其實,這一齣「未看完」的電影、事隔二十多年才有機會看完的電影,也代表著自己人生一些「未完成」的事、某些遺憾,一些年輕時未懂得欣賞而錯過了的事物。
        之後在網上翻查記錄,原來此片已經是1989年的作品,大概大家都記得89年發生過甚麼大事,但其實我肯定自己不是在89年那年認識此片的,正如先前所說,我是從朋友租來的影帶所得知的,所以對我來說,大約會是在90年或91年左右的事,我在想,為甚麼要二十幾年後我才懂得珍惜?宇宙為甚麼又再一次給我機會?想提醒我甚麼?之後就慘了,整晚都睡不進去,我整晚都在反思一些自身問題:90、91年時我是一個怎樣的人?那時在經歷甚麼事情?專注於甚麼事情?突然腦子一片空白,好像沒有這段記憶似的,又或許是在某年參加心理治療時,治療師刻意在催眠中技術性的為我隱藏了某些記憶,不想我記起不愉快的事情?不過幸好我的電腦好像萬能機器一般,更古舊的檔案仍有存檔,我在一份很舊很舊的求職履歷表上找到了一些線索,當年我22、23歲左右,正在努力實踐自己人生第一個由自己選定的夢想,而且非常忙碌,沒有因為自己出身寒微而不去爭取!不顧一切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日間做低收入學徒,晚上到夜校去上課,為一張其實不知道是否真正有用的證書而去努力,對人生充滿憧憬,同期間又要顧及教會的天職,多個人生中很重要的大目標,都在這個年代一同進行,但當年的我,像是不會疲倦似的。往後幾年,正所謂世事無常,人生很少會在初段、年輕時一下子能夠實踐所有理想的,在太年輕時一下子成功就會變得驕傲,後來就因一些社會因素及個人背景等問題被社會、行業淘汰迫使自己轉行、轉業、學習新事物在所難免。但畢竟那個年代不單對我,對大部份香港人而言,都是最有希望、最能發揮的年代。而我最後只是繼續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當年的『勇氣、力量』往那裡去了?要往那裡才可以尋回?」
        究竟是誰偷走了我的乳酪?

-完-
光影觸感

    

告別難纏的2016

        年紀越大,人越成熟,就會越覺得時間過得比從前更快,還記得在年初滿自信的自己,深信2016是一個可以讓自己大展身手的年頭,深信「值太歲」這麼小規模的叛變攔不了自己,這種高尚情操有利有弊,人沒有信心就很難活得精彩,但同時會孤立自己,覺得自己甚麼都應付得來,不需要別人的幫忙,然而,成績表卻告訴了自己一個真相,就是自己都有脆弱的時候。

        很快又來到2016年的最後一天,這幾天在互聯網上看到很多人發表文章,檢討這一年來的得與失,以及展望來年的變化,電視台也製作節目名為年度的大事回顧,但看來統統都是流於表面、較物質層面的想法,其實大家都必須探求更深層次資訊,才能找到更多的盲點。
        其實,2016是一個怎麼樣的年頭,數字本身已經告訴了大家,當我們把四個數字相加(2+0+1+6),得出的結果是「9」,「9」是一個頗有靈性特質的數字,某程度上象徵著一個循環的結束、落幕,而且是意味著無法改變、不得挽回的局面,唯一選擇就只有面對。好讓大家能放下過去,迎接下一年2017的一個「新」循環的開端,一切都只為下一個新循環作好準備。回顧今年的世道或自己身處的社會,不難看到數字的能量所在,在這個年頭,每人都必須經歷「斷、捨、離」,很多舊有、慣用的模式都看似失效,故有信念被倒毀,很多自己熟識的事物都變得很不一樣,包括人心的改變。時局令大家看清一些人的真面目,人與人之間藉著生活困難,在互動中加深了解,多年來主宰著社會的政客、陣營紛紛下台,或已經失勢,準備繼任的惡魔又蠢蠢欲動正在熱身,多位紅星與著名樂手紛紛損落,不少朋友告之因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被迫轉行,這些都是「斷、捨、離」所必做的功課,用來體驗生命的「無常」與「進化」,在這個年頭大家都喘不過氣,很多人都感受過大起大落,像坐過車一樣升升降降,好像失去了事物的掌控權,這個年頭大家都痛過、哭過、歡笑過、驚喜過、憤怒過、失落過,但一切都很短暫,未能及時咀嚼已經跳到下一個處境,對過去的信念的失效感到迷惑,但又好像沒有對策。其實,這一切一切都是在告訴大家,以往所學的一切,以往被教育的一切,其實都不一定是對的,宇宙除了「愛」之外沒有甚麼事物是永恆的,唯有不斷的適應,訓練自己任何時跌倒都能站起來從來過,舊的不去,新以不來,放下過去的一切陳舊觀念,才能在新的一年、新的循環中接收新的事物,祝願大家明年有一個很好的開始。

-完-

靈修生活點滴

    

我的流金歲月

        今天令我最有感觸的新聞,不是民主派在選舉中大勝,因為我對政治話題已經開始有點麻木,而是港鐵南港島線快將通車,有了港鐵南港島線,無疑是會對港島南面「部份地區」的居民方便了一些,在交通上多了一個選擇,一個城市始終都需要這樣的發展。

看到這段新聞,看到畫面上的地圖,又再勾起了一些美麗的回憶。
        還記得當年初出矛蘆,十八歲薄薄脆的時候,離開學校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一名送貨員,而這份工作或多或少都是因被騙而幹的,因為職業介紹所的廣告是聘請「信差」的,所以第一印象就以為工作只是送遞文件,但當被轉介到了僱主那邊面試時才知到是運送貨物,幸好都是手提貨物,雖然當中有些都頗笨重,但總算應付得來,況且,以當年八十年代中期的初中畢業生來說,月薪一千七百八十元算是相當可觀的收入,足以令其他同樣在找工作的同學們羨慕,畢竟八十年代是香港人的黃金賺錢年代,實在令人懷念。而對於我這類在政府廉租屋邨長大的青少年來說,香港是很大的地方,很多土地仍在開發中,還有,年輕的你可能有所不知,當年的港鐵(原名地鐵)只有一條路線,就是從觀塘至中環,想到其他的地方,就得乘坐巴士、小巴、火車或渡海小輪,當然,富有的話可以乘坐的士,而在這個年代要擔當一位送貨員的角色,而又在公司未能提供貨車接送的情況下,就得依靠公共交通工具,在鐵路網絡覆蓋還未及今天這麼發達的年代中,大家可能很難想像當年我們每天怎樣穿梭、來往港九新界的!尤其是就我這類剛離開學校的青少年而言,實在是一種挑戰。
        對不起!遺漏了說一個重點,當年沒電腦、沒手機,傳呼機還是在推行的初期,還未是人人有一部在腰間的年代,我們是無法從手機程式中尋索交通路線的,當時的社會亦尚未流行甚麼客戶服務熱線這麼親切的查詢服務,而那個時代的人們,卻沒有甚麼怨言,甚麼都得靠自己,亦非常樂意去做。
        幸好,那個年代的香港人還很有人情味,很願意分享資訊,打從第一天開始,每天上師們都會為我們新人講解當天的送貨安排,憑個人經驗建議交通路線和行程安排,而到偏遠地區送貨就得安排一整天的行程,無雖回到中環自己的公司回覆任務,可以直接收工,因為不夠時間。年輕的你很難想像當年從港島區到屯門、元朗、粉嶺、上水、西貢、大埔這些地方辦事,如果不是自己駕車,需要依靠公共交通工具的話,真的需要一整天的行程?如果你沒有經歷過這些,你實在太年輕了!
        每天拿著一本《香港街道圖集》,一本記事簿,提著幾袋貨物,就展開了一個一天或半天的行程,情況有少許像近年的一個外國電視台舉辦的國際性比賽式節目【Amazing Race】差不多,參賽者來自不同城市,有不同種族人士,兩個人一隊,淘汰制形式,每集都會在世界上某一個國家的某一個城市裡進行「城市定向」大考驗,參加者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裡,大多數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在指定時間時間內到達多個地點,在那裡要進行一些「任務」,完成一個任務又1被評為合格後才可以出發到另一個地點,或應當說,要完成一個任務才會得到指示,才知到下一個地點要到那裡,事前是保密的,在黃昏前要完成所有任務抵達終點,最後、最慢的一隊就會被淘汰出局!我很喜歡看這個節目,因為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風景和文化,如同旅遊節目一般,而且緊張刺激!這個節目也在香港和澳門拍攝過,如果當天我在街上遇上參賽者問路,我必定可以提供最快的交通路線資訊,因為以香港的道路擠塞情況,不是每一個地點都適宜坐的士前往的,雖然的士是那些參賽者在每集的比賽中首選的交通工具,但香港這個畸怪的城市很多事物跟世界各大城市都有所不同,這些都不是他們外國人所知道的,就只有聽我們地道香港人的勸籲。我時時都幻想,如果我有機會參加這種比賽,我必定是高手!因為我自己從前的工作也是過著這樣的生活,而在外國的城市裡尋找地方,相信我唯一只有面對語言障礙。
        今天住在香港最繁榮的地區之一──屯門的你,如果你不是首批遷進當年那個政府稱為「衛星城市」的一群,也許不太了解當年剛開發不久的情況,當年屯門的人口不多,而且只有兩條道路通往屯門,就是舊青山公路和新開闢的「屯門公路」,沒有甚麼三號幹線和大欖隧道,所以不論青山公路和屯門公路都只得一個入口,就是荃灣。所以,不用水路想到達屯門和元朗,就只有到荃灣轉乘巴士,而值得一提的,當年的屯門公路,並不是如各位現在所見的一樣,這條世界級的高速公路多年已經多番改建,才達至現在大家所見的水準,可想而知,當年原始那條屯門公路比現在要用的通勤時間會多出多少!如果進屯門和元朗要到好幾個地點送貨的話,不是新界一天遊又可以如何?在九龍長大的自己初期到這個離家十萬八千里的地方工作,其實跟出國、走埠出差無異,都是一個人長途跋涉走到一個陌生的方,在完全沒支援的情況下工作,要記著當年沒有傳呼機更沒有手電,遇上甚麼難搞的狀況都是求助無門,甚麼都得靠自己。總之,每星期一、兩次這種新界遊除了要完成任務之外,就得祈禱讓自己可以在天黑之前回到九龍區。當年做過這樣的工作,令自對港九新界各大小街道的熟識程度都高於常人,有陣子有朋友發現我這種特能力,都建議我成為的士司機,只是自己沒有駕駛執照而已。
        不過當年香港有一個狀況是現代年輕人可能不太清楚的,就是那個年代,在街上借用電話不難,跟現在的社會剛好相反,沒有人會懷疑你有甚麼企圖!到那裡想借用電話別人都很樂意,而且正因為沒有傳呼機這種設備在身,公司要在中途聯繫自己的話,就得向客戶求助,而我早前說過當年的香港人都很有人情味,都會樂意配合,所以很多時當我到達一個客戶那裡,就可能會聽到一個消息,就是叫我致電公司,因為部門主管會評估我的行程,猜想我會在甚麼時候到那一個地點,當有事要找我的時候,就會致電那個客戶,請他們轉告,而客戶當然亦會樂意讓我借用電話。
         說回今天的主題,有關我對南區的印象,就得從當年說起。
        在九龍長大的自己,對港島北面並不陌生,因為這些都是九龍人常到的購物玩樂熱點,沒有中學生在假日沒到過銅鑼灣逛過日本公司的,但南部卻是一個神秘的地方,當初我都是藉著這份工作才有機會到訪香港仔和鴨脷洲。就如初到屯門和元朗一樣,要像遊客一般看地圖和向途人問路,所以我說自己是「城市定向」活動的高手!而當年香港仔給我的第一個感覺就像美劇中的「西部小鎮」,很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氣息,有獨特的建築,和九龍買不到的地道產物,不單如此,我比較享受通往香港南部的道路,沒有從荃灣到屯門那種不安的感覺,所以我信風水!真的很有關係!直覺強一點的人身處屯門區內都會有一種不安的感覺!肯定與當地地區的位置和能量有關!如果我在屯門居住肯定會發瘋!而我每次到香港仔都會幻想自己將來有錢會住在這類純樸的小鎮!其次是通往香港仔主要會途經的地方──薄扶林的沿途景色,就像旅遊一般,進入鄉間小鎮前的沿路景色。實在有點像我首個與好友一起玩的線上遊戲「Ultima Online」的故事內容,藉著地圖與任務資訊的引領,攀過一個山頭,穿越一條隧道,越過風高浪急的大海,或跨越一個險惡的森林,也許沙漠的另一端,很可能會發現一個美麗的小鎮,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有外間沒有的特產,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只有當地人特有、世代承傳的技術、學術,很少人知道的世外桃園… 當然,聯想到這些似乎誇張了一點,畢竟這只是一個電腦遊戲,現實生活中很難有這種體驗。不過,話說回來,這就是我當年對香港仔的觀感,當然,多年來因交通越來越發達,人口增加、商業投資與城市化的現實,今時今日的香港仔已經失去了舊有的風采,再不是一個有自已文化特色的小鎮,已經演變成一個現代化的大城鎮,從前的香港仔和薄扶林亦只能在自己的記憶和冥想中回去味一下。
        其實,自己很了解自己,不太喜歡拘束的生活和工作,所以多年來選擇的工作大多數都需要外勤,每天都要遊走多個地區,才能滿足自己的「探索欲」,所以保特自己對各區各個街道的熟悉。這幾十年來香港實在發展得太過急速,一直都處於一種「失控」的狀態,為了經濟成就幾乎都完全犧牲了本地的歷史與文化,現在眼前的已經不是自己所認知的香港。先前看見自己成長的地方──觀塘被拆得體無完膚時非常感觸,基本上我少年時代的蒲點「裕民坊」經已不復存在,相信稍後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正式進行之後,香港又會失去很多自古遺留下來屬於自己本地文化,再進一步就是令香港在地球上徹底消失,只剩下一個相同的名字。
        如今港鐵南港島線已經興建完成,這其實也是香港人幾十年前沒有想過會發展到的地步,相信這又會藉著交通更加便利為香港南部甚至整個港島帶來一番新景象,而我們以往熟悉的老香港就只有留在自己的記憶和冥想中回去味了。
        自己太了解自己,當香港這個自己出生、成長的地方再沒有事物值得自己留戀,再沒有地方值得探索的時候,爭取移民他國去展開一個新的人生歷險就是唯一的選擇。

-完-

都市觸感

  

良醫難求

        認識了我一段時間的朋友們都知道,我比較少病,一年看醫生都不超過四、五次,常常都有人問我健康之道,但無論如何,我都只不過是一個人,偶然總會病倒,幸好,我這一生總會遇到良醫,實在無限感恩。

        近年港人流行驗身,但驗身這回事豐儉由人,幸好我找到了門路,可能質數較低,項目較少,但只要是廉價,自己負擔得起,只是定期象徵式檢查一下,令自己安心,那管項目極其平凡,都可當作自己的健康指標。好幾次都見同一位醫生,聽他講解我的報告,當一個人的體檢數據沒有異常,沒有任何跟進項目可以銷售,就會見到醫生的頹喪一面,畢竟醫務所辦體檢服務都是為了賺錢。記得在較早之前的一次,那位醫生問過我一個問題:「你的血糖指數很好,你吃得很清淡、很節制的嗎?」我倒忘了當時是怎樣回答,因為是較早期的事,當時跟那位醫生不是很熟,我不記得有沒有告訴他我是一名素食者。但就在剛剛做完的一次,可能大家見面多了,開始有少許熟絡,他才敢開口問了一個「可能」他較有興趣知道的問題:「看你的樣子,比你的真實年齡還要年輕,見過你幾次都好像沒有多大的改變,你有甚麼『特別』的方法去保持現狀?」我被他的提問嚇了一跳,雖然… 平日常常都有人問我相同的問題,包括我的髮型師、我的按摩師… 他們都覺得我的樣子多年來都沒變,我答這個問題經已習以為常,但今次是首次出自一位西醫的口!我心想:不是應當由你來教我養生之道嗎?怎麼現在你想從我的口中取得「秘方」?我想了一秒鐘,盤算過應當怎樣回答,只知道我平常對朋友說的:「這是上天給我的『特殊』恩賜。」在這次不管用了,因為他未必是教徒,我只知道他是一名醫生。我歎了歎氣,對他說:「即使我說了出來,你也不會去做的。」他更好奇的繼續問道:「儘管說來聽聽!」我便坦白地跟他說:「素食、練氣功…」,說完之後,一個我預期之內的有趣畫面真的發生了!跟我的直覺所預期的畫面幾乎一模一樣!他只答了一個字:「哦。」然後一臉興趣盡失的樣子,垂下頭繼續寫字,這個答案顯然令他大失所望,我幾乎要笑了出來。而我又仿佛覺得我好像知道他為甚麼要尋求此項「秘方」似的,就看看他的樣子,相信他的真實年齡,應當比他的樣子更要年輕,但每次見到他,他都比之前老了一點點,心想當醫護人員的透支必定很大!幸好我當年懸崖勒馬,放棄了走中醫之路,否則我現在就不能保持青春,只會一年比一年老!一年比一年殘!哈哈!
老實說,不是在耍大家,我根本沒有甚麼「秘方」在手,不管有人問多少次,我的答案都只得一個:這是上天給我的『特殊』恩賜。要明白「神恩有各異」的道理,只是每個人各自的恩賜不同而已。
        此外,朋友們可能不知道,我前半生是一個「病弱小孩」,經歷了很多事情才體會到「健康之道」的。我自小是令媽媽最擔心的一個,從出生開始便體弱多病,我平均每個星期都要見一次醫生。小學到中學期間,媽媽和鄰居都喜歡光顧旺角一位住家醫生,因為從小到大經常都會向他求醫,他對我的身體都非常熟識,好像占卜一樣,幾乎準確無誤,或者可以形容他是我肚子裡面那條蟲。不過基於家境清貧,每星期有病都會先光顧政府指定的「學童保健計劃」那位醫生,當年香港政府這個計劃其實算是不錯的,對於一般家境清貧的小孩子來說,無須診金,只需要付港幣五元的藥金,便可以買一個希望,我們還可以有甚麼怨言?雖然香港人都知道,這種醫療計劃有其限制,醫生只能使用質素很差的藥物,被醫好的機會率頗低,但仍然是我們的首選。但當看過兩、三次還沒好轉的話,就得由家人掏腰包去見私家醫生。當年這位住家醫生,或者說這些上一代的醫生的做法和觀念,跟現代一般醫生真的大大不同。他不贊成用太多藥物,更加不贊成亂動手術!有錢都不願去賺的醫生實在令人產生疑惑。關於自小節磨得我最厲害的「鼻敏感」症,曾經有其他醫生建議我動手術割去鼻膜,因為當鼻膜不存在就肯定不會鼻塞,來到他面前問意見,他就這樣的回答我:「上天只造了一個鼻膜給你,如果你無緣無故割走了,就一世都找不到代替品。」至於有些像我抱相同病症的鄰居靠長期、每天服藥去控制病情,他就更加反對。現在很多人聽到我這樣說,都可能會覺得這位醫生是失心風或吃錯藥,有錢都不去賺!世上都不知有多少醫生透過開藥給病人長期服用、不能斷尾而賺大錢!他居然真的勸我不要吃藥,何解?他向我解釋,我的鼻敏感症的成因,與周遭環境包括空氣質素有直接關係,而他只勸我這樣說:將來我賺到錢要移民外國,住在一個空氣質素不同的國家,我就自然會康復,因為這個根本就不是甚麼病來的,改變環境才是治本。我剛離開學校出來社會做事的幾年間,仍然有機會見到他,不少男性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生理問題,他都給了我良好的指引,即使是我的父親也從沒這樣的教導我。但隨著九七回歸的宣佈,他們這批當年為逃避迫害而偷渡來到香港的人,怎會相信將來九七之後,他們留在香港會有好日子過?他最終跟他的太太一家移民去了外國,這樣我便失去了一位從小到大對我這個身體瞭如指掌良醫了。事後有一個更震驚的消息傳到我的耳邊,我媽媽和介紹我媽媽到那位醫生的鄰居都一同承認,其實一直都心知肚明、凡人都看得出,那位醫生是無牌行醫的,所以才在住家營業。難怪他的醫務所(住家)的門外沒有招牌,只掛了他的姓氏一個單字。這是一個很諷刺的事實,最好的醫生、最受病人懷念的醫生,反而是無牌的,這個社會的制度不知道出了甚麼毛病。之後那幾年我都相當慘淡,無論街坊、同事們多好心,介紹幾多他們動起大拇指大讚的醫生,對我都是無效,即使我只是簡單的傷風感冒,吃了兩天藥都沒有反應,有時會更加嚴重。有陣子我都懷疑自己是外星人,地球的醫生都對我都束手無策。哈哈! 
        但通常在人最絕望的時刻,上天總會有最好的安排,視乎人是否相信與積極回應,在街坊的推薦之下,我又去試試觀塘一家由工會開辦不久的工人診療所,因為由工會所辦,診金極便宜,只是比政府醫院的門診服務貴了少許,我似乎又負擔得起,儘管試試,但問題是,每次求診都坐無虛席,往往要等上一、兩小時。我遇上了一位慈祥的老醫生,他下午至晚上當席,我再一次感受到甚麼是「有效的」醫療了。
        現在回想起來,我自九十年代開始看這位醫生,我都沒盤算過共有多少個年頭,好像是很漫長的歲月,這些年頭這位醫生跟我的關係好像不單是一個家庭醫生與病人這麼簡單,他也知道我不少秘密,替我做過男性最尷尬的檢查,觸碰過我男性最脆弱的反應,為我寫過介紹信到政府醫院的專科部門求診… 期間一直有為我跟進。而我就是這麼信任了他,交給了他。我現在偶然都會跟護士們說笑說:「醫生看著我長大,看著我變壞!」哈哈!這期間我當然有接觸過其他醫生,包括我工作最賺錢的年頭,花得起錢去私家醫院的門診部,幾百元看一次醫生,其實都算是有效的,但卻是工人診療所的三倍多的價錢。後來,在香港人包括我在內這批收入大減的一群,當然要想辦法減低自己的醫療負擔,所以,即使我每兩年搬一次家,住過香港大部份的區域,我都會回到觀塘去看這位醫生,時歷多年,他也對我的身體瞭如指掌。說回這家診所的求醫氣氛,不得不說我見證了那裡的「進步」。早期在那裡候診與等候領取藥物實在是一種虐待!醫生雖好,但護士的水準卻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所以沒兩、三個小時不要奢望可以離開!病人投訴、抱怨幾乎是例行節目,而那班年長的女護士的回應通常都非常凶惡,往往會回應:「不能等的以後就不要來這裡!」我都不明白自己為甚麼可以比其他人冷靜,這麼願意耐心等候,但也因此能聽到病人們的心聲,好的醫生自然有好的口卑,世上總有些喜歡對陌生人說故事的老人家,不管他們所說的是真是假,我都會留心靜聽。傳說這位醫生原是廣洲某軍方醫院的主任級醫師,由於中國的醫科修讀的是俄羅斯文,與香港的醫學制度有所不同,這位醫生來到香港以後,自己進修英文,再重新考得醫生牌照,如果這些傳說是真的話,他可謂香港的一個傳奇,而他又沒有自己開設私家診所去賺大錢,來為我們觀塘較貧窮的市民服務,能夠遇上這樣的醫生我人生的一大福氣。
        的確,這十多二十年來我並非沒有接觸過其他醫生,因為居主地區問題,工作時間關係,要看其他醫生是很自然的事。但無論如何,正如那些願意坐在那裡長時間等候的病人所說、所讚,唯有這位醫生可以只來看一次,幾乎無須覆診,而且收費便宜,如果不用打針的話,都無需一百元,打針也只不過是一百幾十,而最重要是「有效」和「一次見效」。時至今日,上一批老護士都全部退休,現在年輕的女護士的辦事能力強了很多,加上候診至取藥等整個流程也隨著時代去不斷演變,等候時間大減,病人都輕鬆得多。隨著我的身體愈來愈好,見這位醫生的機會就愈來愈少,當然也有其他因素,例如自己也有研究中醫學術,光顧自己的老師是必然的事,使用中醫藥多了,接觸西醫的機會也自然少了。加上自己的健康因修煉而有所進步,不論中西醫都與我緣份大減。
        不過,正如先前所說,我畢竟只是一個人,都有病倒的時刻,有時真的為了掛念這位老醫生,就順便去見見他吧。而近年我的確覺察到他的狀態對比從前有所差距,這三、五、七年來,我都不止一次坦白地對他說過自己的心聲,就是感覺到他總會有退休的一天,往後我都不知道那裡可以找到另一位對我的身體瞭如指掌的醫生了。幸好,這幾年間,我偶然病倒,在診所上高掛的仍然是他的名字,但直到本月份,有些不尋常的現象。每年醫生放十天八天大假是很正常的事,而我的病情不算嚴重,如果不是他當席,我寧願到涼茶店喝碗涼荼又頂得住幾天,但如通告的指示日期再去診所,在門外看進去已經幾乎知道何事,如果是他當席是不會有冷場的,進去又見到另一則通告,他回來的日子經已延期,一星期後再去,又有另一批代診醫生的名單,他的假期又再延期到月底,怎麼又一再延期?放了整整一個月大假?事前又沒有好好安排?我當然擔心不排除他的健康出了甚麼事情,他雖然是醫生,但也是人,他一直持續工作了這麼多年,到了這個年紀,我們又可以要求他怎樣?當然也可能只是他的家庭有事要辦,我們無法知道,要等可月底才會揭終,但我的直覺卻意識到另一個可能性,即使他這一次都會回來繼續行醫,可能他已經跟他的家人商量好退休的時間表了,這個感覺來得比以前強烈。我在心裡又想,他沒有欠我們甚麼,即使他的要退休安享晚年,那又如何?不可以嗎?既然我尊敬他,就應當深深祝福他才是。
        雖然我這一生都遇上很好的中醫、西醫,但我也見證了一個非科學可以解釋的現象,就是所謂的「人夾人緣,醫夾醫緣。」我對這點深信無疑。其他醫生、中醫師對我的施術無效,並非因為他們的醫術不夠高明,只是彼此的緣份太薄而已。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不管一位醫生跟我有多長久的關係、感情,也總會有離我而去的一天,從前試過,現在亦言,我只擔心將來會否再出現另一位對我瞭如指掌的醫生,先後兩位都見證著我的成長,兩位與我都經歷過多年的磨合才對我瞭如指掌,將來又會不會有這樣的醫生在我的生命中出現?又要花多少個年頭去互相了解?那就要交給宇宙了!這個世界實在良醫難求啊!

-完-

個人生活點滴

    

洗腦教育無處不在

        好幾年前,香港政府欲想強行推出【國民教育】,人們開始醒覺、關注到有關「洗腦」這種意識、型態所帶來的禍害。但其實,在人群當中,又有多少人知到、了解甚麼是「洗腦」呢?或許,大家都認為在政治上強迫人民接受單一主意這種暴行就算是「洗腦」,但世事又何常會來得這麼簡單?直接?其實…「洗腦教育」隨處可見,實際上我們自出生以後,都在不斷地接受不同範疇的「洗腦」,只是我們自己毫不察覺而已。也許,所謂習慣成自然,每當一種意識、型態在我們的「內在」續漸形成,也就順理成章會被轉化為一種必需品、一些不可欠缺的營養、甚至如吸食毒品一般成癮,依賴維生,問題在於我們習慣怎樣去描述這種狀態,然而,人類已經習慣了美化它,好讓自己有正當的理由繼續下去。

        在1997年之前出生於香港的人們尤甚,在英國政府的殖民統治下,統治者為了自保,不想下一代再有反權之意,除了在物質上提供所需之外,也就在教育上實施某程度上的「洗腦」,令我們一生都對自己原來的血統、民族、文化等產生反感與歧視,為我們在「被」殖民統治的身份上加添一份光榮、光彩,好讓我們不會如同李後主一樣鍾情於故國,安於現狀。這種「習慣」任人作主,「習慣」被殖民統治的身份延續到97年之後,大家繼續喜歡當二、三等公民,任由國內新移民帶來的文化續漸取締自己和前人一手建立的一切,毫無反抗之意,這就是「洗腦教育」的後遺症。
        然而,「洗腦教育」並不是一朝一夕會產生效果的事,必須經歷最少一、兩代人才見成效。從幼稚園開始,我們就不斷被老師和長輩們在耳邊灌輸一些很單向的思想,例如:中國落後、老套、西方國家先進、新朝;中國壓迫人民、外國自由、民主;香港彈丸之地、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一點;東方傳統學術毫無根據、甚至迷信、西方的學術符合科學…窮人留在香港就是井底之蛙、富人移民到西方國家就是超然…大陸人卑賤、香港人優越…窮就不好、有錢就最好…東方宗教最迷信、西方宗教最正義…東方文化低俗、老套、西方文化高尚、典雅……。
        我們的耳朵從小就不斷、被迫聆聽這些「二元性」的訊息,就像催眠一般,久而久之,一代傳一代,這些訊息就在我的潛意識裡根深柢固。或許,這些可能在我們出生以前,就已經存在於我們的「基因(DNA)」之內,再經由耳朵接收的訊息、聲音去啟動,既是毒品又是解藥,每當有任何爭論,只要把所有這些以外的觀念排除,所謂的「從回正軌」,便一切都能找到答案,不得異議。
        一代接一代,我們早已失去了人類本有的「覺知」、「思考力」和「判斷力」,一切都得「遵循」大圍的共識與規限,稍有不同的就等同異端邪說!會被視為邪惡!會被社會或人群排斥,甚至受到懲罰,人們為了自保,唯一的出路就是「遵循」,又為了保護下一代,就自自然然會把相關思想承傳下去。
        政治、社會如此,家族、民族、宗教團體等亦用了相似的手法培育新加入的人。同樣地,一代傳一代,整個人類經已難以自拔,難以回頭。
        久而久之,人們變成了「愛被洗腦族」。就好像是一種「恩賜」,讓自己無需廢力思考,長輩、名人、領袖等說甚麼,就相信甚麼,省下了不少腦汁!
        遠在資訊科技尚未發達的年代經已如此,現今在這個被資訊科技主導的年代,人類有更多更有效的渠道去施行「洗腦」之術,而且不再局限於政治和社會思想,就是連商品、市場推廣也用得著。其中電視、電台的廣告宣傳為表表者,我們每天看電視廣告就不是成為了「追求名牌」的奴隸嗎?我們不是因廣告說某些商品最好就自自然然會去、乖乖地去購買嗎?這些都是極有效的「洗腦」方式。我們何曾有思考過大部份廣告的內容和觀念都不合邏輯?幾歲大會走路、會說話、已經要上幼稚園的小童,為何喝了中藥配方的「開奶茶」就要乖乖的變成一個手抱嬰孩,躺在床上用「奶樽」飲奶?失去了使用水杯的能力?難道小孩為了成為父母的服從者、成為一隻「寵物」,就得用藥物去令他們的手腳愈來愈退化?返回母體?申請了某財務公司的貸款就可以瘋狂購物?無需負債?像送給你一般?像政府發放的援助金一樣可以定時領取?但人們卻很愛這些廣告,就像是一柱明燈,為各人的人生引路一樣。
        無良政府亦把握了這些優點為其政策作出宣傳,留心一下政府的宣傳廣告從不中肯、客觀,從不邀請市民思考,只要求市民接受,高官們在廣告內不停對我們的耳朵說新的方案將會帶來甚麼甚麼好處,但對於邏輯上已被肯定了的壞處卻隻字不提。從不為大眾提供多過一個選擇,只是很單向地宣告大眾必然要接受的那些「不太可能發生的」好處。告訴你無需浪費腦汁去思考,只需接受和讚賞他們、支持和同意他們。留意一下政府的宣傳字眼,還在諮詢過程上,還未經過審議及通過的政策上都會使用「將會」這類字眼,好像匈有成竹,必定會通過似的!好像在告訴我們沒有選擇的餘地!事情「已經」發生了似的!政府的宣傳手法如此,商業世界也同樣效法,只因為大眾成為了「愛被洗腦族」已經是明顯不過的事,正因為甚少人會去質疑,甚少人有膽去質疑,所以這些「洗腦教育」方式持之有效,萬試萬靈。
        年前在各大民間團體的據理力爭之下,政府暫時擱置【國民教育】的實施,大家都愚蠢地以為這次是市民的勝利,其實剛好相反,政府才是大贏家,因為政府從不著重在中、小學這些小片的地方進行「洗腦」,政府以積極的姿態去宣傳、諮詢都只是為了轉移視線,只為製造煙幕,讓民間團體,反對勢力都集中起來,把焦點放在一個政府本身不太重視的項目上損耗精力,而同期間就有足夠的空間,在毫無阻力的情況下去實踐他們真正想要的那些,而【國民教育】只是權宜之計。正當大家過份集中精力去處理一件可有可無、可得可失的事情上,其他真正的事情在不知不覺間經已形成,控制傳媒是其中一項,既沒有人察覺,亦沒有人去質疑,因為大家已經把所有反應、能量都投放了在一個假象之上,在那裡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何來有多餘的精力去管其他的事?到大部份政府本身最想做的事情經已落實、成形之後,才假裝認輸,讓事情告一段落。正當民間團體以為再沒有「洗腦教育」的同時,其實真真正正的「洗腦教育」才剛剛正式開始,在沒有人察覺、沒有人理會的情況下輕鬆地完成所有部署。
        一向不重視基層教育的政府,為何要重視中、小學的「洗腦教育」?這點明顯不過,政府要洗的是廣大市民的腦袋,不是對社會沒有影響力的中、小學生。這些都在現今的電視宣傳片上表露無遺。一直以來,我們每天看著這些宣傳片又何常有人提出過異議?有人向廣播局投訴過?大眾每天不停收看高官們說這些鬼話,又何層抗拒過?有人認為是兒童不宜嗎?有人會關機或轉台不看嗎?此外,有經常在收費電視中看外國電視台的新聞報導的人士都會發覺,香港的電視新聞的確很有問題!好像只著重單一話題,就是「政制討論」,像恐龍一樣無肉不歡!每段新聞片都必須有高官和政要的面貌,和他們沉長、沉悶的演說,不論那位政客有多大程度的不受歡迎,演說被公認了有多笨拙!都要不停地播!好像收了對方的款項必須提供出鏡權似的!從來沒有人問過為這麼多人可以訪問,為甚麼總是要訪問他們?其他的全部死了?本來「新聞報導」節目的主角是「主播」和「外勤記者」,人們喜歡看他/她們的面貌與報導的表現才選擇看那家電視台的新聞報導!但香港的電視新聞似乎有獨特的文化,就是「主播」和「外勤記者」都只不過是「配角」而已,主角當然是政府高官和各大政客,尤其是不受大眾歡迎的政客!他們才是明星!沒有他們出現的新聞報導就沒有收視率似的!香港好像已經進入了另一個時代的「文化大革命」,電視台的存在只是要成為宣傳政府的理念的偉大工具而已。而外國的新聞節目沒有這個問題,有關政制的話題只會簡略報導,而且是由新聞報導員序述,或許節錄一小段現場講話,不會容許他們長編大論,因為有關政治議題會有專題式節目去詳細討論,這些節目會邀請專家及政要在節目中與主持人面對面坐著詳談,有一個多小時給他們發表演說!用不著在新聞報導中長編大論。另一個問題是單向式老是親政府政客的言詞,反對派的聲音只會略有一、兩句,很選擇性的,這些問題非常明顯,但香港人早就習以為常,已經再沒有人會去質疑甚麼。這樣證明了香港的傳媒其實早已在不知不覺間,自願成為了政府的宣傳工具,所以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政客出現的地方、活動,記者們追問政要的並不是有關那個「活動」的話題,他們對那些活動不感興趣,甚至不太尊重那個場地、那個活動本身,在別人的活動上不去了解那個活動的意義和內容,只想借用別人的場地為政客們做政治宣傳,不論那個是公益或文化活動,新聞報導員在現場不會提問出席政客對那個活動、那項文化的心德與見解,老是問最近的政制議題,問的人有問題!答的人為甚麼會願意答又是一個問題!明明那個不是政治相關的活動!完全不尊重別人舉辦的那個活動和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可見香港的新聞從業員的質素都很有問題。
        其實這樣又很難怪,這可能是香港的電視台的「生存之道」,否則可能就連經營權都會被斷送,最近一家籌備了好幾年,節目質素受廣大市民認同的新電視台,就是可能因為不願意成為政府的寵物所以不獲發牌照,用別的方法想開業又被諸加阻撓,可見香港的傳媒已經不再是為市民服務,只能為政府服務,否則就沒有立足之地。這樣下去吃苦的只有大眾市民,本來新聞報導應當是很多元化的!有交通、有罪案、有意外、有文化藝術、有體育、有科技、有天氣及各形各色的報導,但當新聞從業員只顧著成為政府的宣傳工具,香港的電視新聞實在看不看也罷了。而收看外國的電視台的新聞報導,就會看到那裡有汽車展覽會,展出了甚麼新產品…;藝術館正在展覽甚麼…;那套歌劇正在公演…;科學家有甚麼新的發現…,路邊有甚麼有人情味的事情發生…;甚麼世界性的體育比賽正在進行……。
        所以…其實…「洗腦教育」根本無須在中、小學裡發生,根本就無處不在!當年市民和民間團體在企圖推翻【國民教育】的一仗中自以為是大獲全勝,但其實,實際上剛好相反,根本就是慘敗!政府才是大贏家!對於「洗腦教育」,香港政府因為有了電視台和傳播媒體的完美配合,幾乎經已成功地取得百份百操控了。

-完-

都市觸感

齊來轉入內在

奧修禪咭【轉入內在】
(備註:熟悉偉特及Connolly塔羅牌的朋友們請知悉,這一張奧修禪咭【轉入內在】相近於【聖杯IV】。)
        這就是【奧修襌咭】給我於本年度(2014年度)的生命課題:【轉入內在】。就是連我自己都想不到,宇宙這麼「瞧得起」我!這麼快就要我修這種較高層次的課題,也許是我自己輕看了自己罷了。
        2011年修過了【空】,2012年修過了【世界大同】,上一年──2013年通過了【叛逆者】的考驗,如今來到了一個新的境界【轉入內在】,難度和深度續漸提高,有點吃不消的感覺。
        但其實,【轉入內在】是人人必修的生命課題,我又怎會例外?這是遲早的問題,避無可避,既然我自己都有這個需要,不如今次就同大家一起來探索一下,怎樣可以…【轉入內在】吧!
        「內在」聽下去很虛無縹緲,像是要做身體檢查、要照透視鏡似的!的確,「內在」並非物質世界,觸不到也摸不到,怎樣進入?轉入?其實,我們身體上的各個感官,都是被設計用來與「外在」的世界溝通的,共有五感,而「內在」則靠五感以外的感官去連繫。常聽說人有六感,現在卻在這裡跟各位說,人的感官何只六感!只不過按人類現有的能力,或說一般人較難開發更多的感官而已,可以練好第六感經已不錯。五感是被設計出來與外在的世界溝通感官,但也得清楚了解一點,這「五感」也有其限制性,無論五感多強,都只限與自己身處的宇宙內和與就近的事物溝通得到,而這些以外的,則要依靠五感以外的其他感官了。我們身、心、靈業界常有不少類似「直覺(Intuition)」、「通靈(Psychic)」、「第三眼(Third Eye)」等一般人難以理解的術語,但其實,若各位不曾參與這類學術研究的話,奉勸各位不要沉淪於這些學術用語之上,只會令大家亂上加亂,其實,甚麼學派灌以甚麼名詞去形容這些事物,都只在講論五感以外的其他感官而已,既然都不是我們使用得到的能力,不如暫且放開,了解多一點與自己有關的事物吧。
        人類把自己身處的這個空間稱為「宇宙」,但從來沒有人知道,這個空間究竟有多大?即使是現代的科學,也未能給予大眾完美的答案,我們只知道這個空間實在太大,而我們最終會使用的就只有當中的一小片。既然是這樣,幹嗎要花這麼多的時間、資源去探索我們永遠用不到的一大片空間?各國不斷花上龐大經費、人力物力!研製新的天文望遠鏡、太空船等,慕求對「外在」的世界了解更多!但卻很少人關心自身的狀況、生存的意義等等。
        其實,所謂「宇宙」只是一個「統稱」而已,存在的何只一個宇宙?這其實很視乎各家各派和各個宗教自己怎樣定義,各自都有自己的論述。古代中國道家把宇宙畫分為不同的層次,包括有形的部份,和無形的部份。外在那個充滿物質、星體、山山、水水、石石的世界,那個遼闊的空間,承載著萬物的空間是一個「大宇宙」,無疑是有形的部份,但很多人忽略了,每個人自己的身體,或說自己的生命其實都是一個「小宇宙」,而且生命裡蘊含著不只一個層次的宇宙!裡面還有好幾個層次。道家的醫學也把人體和宇宙的關係有這種引述:「宇宙一大周天,人身為一小周天;天有十二重天,而人有十二重樓;天有一年三百六十日,人有三百六十骨節;天有八萬四千星宿,人有八萬四千毫毛孔竅;天有春夏秋冬,人有喜怒哀樂;天有五行,人有五臟…」。可見我們人類本是宇宙的一部份,與宇宙本為一體,但人類往往只顧著追求外在的壯觀,而忽略了自身的豐盛。
        既然自身已經是一個「小宇宙」,為甚麼我們不去花時間、精力,了解自身多一點?幹嗎要花龐大的資源去探索那個用不著的「大宇宙」?或中肯一點說,外在宇宙雖然跟人類都息息相關,但可否平衡一點,花費龐大的資源去探索大宇宙之餘,也應花多一點精力去了解自身的靈魂?就是因為我們過往把焦點幾乎完全投放了在「外在」的世界之上,大大忽略了自身的需要,所以才需要回頭「轉入內在」!
        大宇宙有神去管轄,而我們自身的小宇宙則由自己掌控,所以我們應當去好好照顧的是自己的內在,外在無需我們費心。佛家說:「人心中有佛」,但很奇怪,我眼見的佛家朋友都喜歡在外在找佛來溝通的!他們喜歡上佛堂,參加活動,出國朝聖,好像必需離家十萬八千里才能找到佛似的!這是很多不同宗教人士的毛病,基督徒如是。當然,若人相信神是無處不在的話,外出的確能夠找到,但為甚麼外面的神特別有吸引力?而自己心裡那個就很乏味?這個問題探討下去會很耐人尋味。
         心理學家說人類的智慧接近無限,但到現時為止,人類開發了的智力只有人身體本有的百份之十至百份之十五左右,還有八至九乘仍未被使用。一般人最多用了不足百份之十,歷史上被譽為較強的名人,例如:愛因斯坦、牛頓等,被認定用了百份十五或不超過百份之二十,所以人類其實有無限的潛能仍有待開發。問題就出現了,為甚麼我們只用了這麼少的百份比?其他的真的不能觸及嗎?其實問題在於那百份之十至二十,和另外的百份之八、九十是存在於不同的層次之上,所以要用不同的方式使用。如果按照道家的說法,我們大可以把這兩組層次視為「外在」與「內在」的區別。我們自小接受社會的教育,從少被訓練使用、駕馭「外在」的力量,當然就會成為運用、執行「外在」力量的專家,我們個個都是高手!自然會越少人懂得運用內在的力量。而外在的部份正正就是那比例較少的──那百份之十至二十那片,而內在卻是另外的百份之八至九十。當然,我得強調一點,避免誤導,它們本是一體的,只是從「層次」上去描述,所以說百份之十「至」二十及百份之八「至」九十,因為當中有些部份是重叠的,而且每個人所擁有的智慧都有所不同,是不能以數值去衡量的。分享這些資訊只想大家明白,我們的內在比外在更有力量,我們實在值得花多點時間、精力去與自己的內在溝通合作,請別再把自己整個生命都投放在外在的世界之上,這樣只會得不償失!
        道家很著重「平衡」,換言之身體與心靈的品質同樣重要,要有健康的外在才能向內修行,即是「外在」與「內在」的世界都要同時修煉。但怎樣修煉?恕我無法給予很高水平的答案,因我也不是甚麼專家來的。從前上中醫手力治療課的時候,老教授每堂課都要我們一起練習氣功,並常常強調這不是甚麼呼吸練習這麼簡單,否則就只是一種「帶氧運動」而已。他常常提醒我們「意念」的重要性,「意到‧氣到」這個法則。原來我們的思想主導著我們的身體,和生活上各項事件的「結果」,我們的「念」在那裡,力量就集中在那裡,同時間思考太多事物,範圍太廣,能量就會被徹底分散,就會形成各個部分都不夠能量使用,我們只能把「意念」集中在某一個想創造的結果之上,就會看到理想的結果。這與西方近年流行的「吸引力法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處。
        一位佛家朋友常常勸我跟她一起學習「抄經」,每次聽到邀請我都幾乎要吐血似的,恕我無能為力,每當聽到要用紙筆去做的事… 要花上沉長時間去做的事,我就敬而遠之!可能是基於童年陰影,每當聽到涉及抄寫,潛意識就會自動連繫到讀書時被罰抄寫幾百次,幾乎把手弄斷的慘痛回憶!當然,這又是一回事,不能相提並論,但不論是她或過往我認識過的佛教朋友,都有一個共通點,他/她們的心境都非常平和,就一點我都很佩服他們,但恕我未能一下子接受這類花上沉長時間去運作的靈修方式,作為一個獨身漢子,生活上太多事情要親身處理,每天能花上半小時、小時坐下冥想已經不錯,所以,大概我此生都不會成為佛教徒的,因為他們的宗教生活太重口味,恕我未能達至這麼精煉。但看來他們的靈修方式似乎又很有效益,值得向各位推薦,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試試「抄經」這種靈修方式,相信是一個「轉入內在」的有效方法,只要不要來邀請我一同參與便可以了,哈哈!我到現在還是對道家「老子」、「莊子」等哲學較有興趣。
        最後,向各位有上教會的朋友簡介一種非常有效、高質素的靈修方式,不論閣下是基督教徒或天主教徒,或兩者都不是,但只要你喜愛《聖經》,這種祈禱方式將會改變你的一生。
        這幾年來,不少近年認識我的新朋友,都對我的「過去」與「宗教背景」感到好奇,事實上在我新認識的朋友面前,我甚少提及自己有宗教信仰,當然,如果有人問及的時候,我亦不會否認,但不會主動帶出這個敏感話題,這是為了讓自己能更融入世界,與各式各樣的人種接觸、和諧共處,我決定避談宗教。此外,為了在世俗成為一位出色的身、心、靈工作者,一個有效的諮詢人員,我必須保持客觀、中立,包容各個宗教的存在、尊重各人各自的信仰,讓所有來向我求助的人都不會因我的宗教派別而有所忌諱,好讓彼此都能夠暢所欲言,我得使用全人類、不同種族、宗教、政治理念、或無神論者都能接受的字眼和說話的方式與人溝通。所以,若沒有人問的話,我就不說也罷了。
        既然近來越來越多人問及,我亦藉著此機會滿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我自小都是天主教徒。這就是一直以來,好友們熱心向我推薦他們各自的宗教,但我始終都沒有選擇任何一方靠邊的原因,因為我已經有了自己的原生信仰。在一個聾人聚會晚餐中,一位導師問及相同的問題,我靈機一觸以更幽默的方式向大家公報,說猜中了的會有獎品,很可惜,全枱人無人猜得中,我得開估。當我說出了自己是天主教徒的身份,幾乎全場哄動,這也無可口非,以往我使用過,有效幫助別人成長的方式,大多都是來自印度禪學、中國道家或大量心理學、哲學與西方神秘學等各式各樣的工具,以往較少聽到有基督徒去鑽研這些,但事實上我親身見證了我鑽研這些學術並沒有白費,似乎這些對全人類、不論有沒有宗教信仰的人都很有幫助。而我又因職業所需,外表形象較中國化,所以若我不說出真相,人們很難猜中。
        說回正題,今次得向大家簡介一種很有效的靈修方式,是我很多年前在隱修院裡學習得來的【歸心祈禱】,只要你不抗拒《聖經》,事實上《聖經》是一本極有價值的靈修工具,適合有各種信仰的人士,包容度極強,只要你願意,不管你來自甚麼宗教,聖經中都蘊含著讓你心靈得以成長的資訊,不妨試讀,每天都看對你有益。
        【歸心祈禱】更適合有閱讀聖經習慣的人士。打開聖經,隨意找出任何一章,任意幾節,用心閱讀,那就是神藉著文字給你當天的啟示。看完後,靜心一會,讓你的潛意識浸淫一番,然後,在章節中選出一個「重點字」或「重點詞語」來做當天的「關鍵字」,注意,越簡短越好,這是竅决,有人會選擇一句句子來做「關鍵字」,但本人卻不太建議,因句子太長,這實在只會分散你的精神和注意力,這是經驗之談。此外,選擇「關鍵字」時請勿使用頭腦,不要用腦汁去分析!因為人類總喜歡學習、運用較能令肉身舒適、原地踏步的方式去修行,別讓你的頭腦去為自己找藉口!神的意旨不會是「隨心所欲的」!只會挑戰你去進步,只會要迫使你去悔改!所以不要欺騙自己。要選擇有效的「關鍵字」,就得暫時拋開頭腦、暫停分析,必須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覺」。
        一旦選定了「關鍵字」,其實那個就是你當天要學習的「生命課題」。找一個令身體能舒適靜坐的地方,先用深度的呼吸讓自己的身體平靜下來。初學者,如未接受過靜坐訓練的人士,本人較為建議使用「鼻吸口呼」,這可能跟以往隱修院裡的修士們所指導的方法有少許出入,這只是本人的個人意見。用深、長的呼吸進入狀態,吸氣的時候脹腹,嘗試讓氣下逹至丹田,吸到盡的時候開始慢慢呼氣,記著不論呼或吸都不要用力,以免傷身,目的只為放鬆。一旦開始有「入定」的感覺,就可以開始使用「關鍵字」了。在心裡默念著那個「關鍵字」,重複念著,要慢,要心領神會,雖然是「重複」但無需心急地一個緊接一個,無需像機關槍一樣連珠爆發,每次之間是可以有些少「空間」讓自己在心裡感受字義的,感受一下那個「關鍵字」在教你的靈魂做些甚麼?但無需急於明白,因為你內在的神會幫助你的,所以要慢和配合呼吸使用,還有,只在心裡默念,這個不是口令練習,無需說出口,閉上眼睛、保持微笑、附帶著一份心靈喜悅會更加有效。久而久之,你對聖經的認知就不會謹留於文字上的層面,這是一個用「心」去感受聖言的練習,保證終身受用,一個有效的方式拋開肉眼、頭腦,用「心」去領會聖經的修煉方式。
        當年小弟常常被自己的乾爹Rev. FM Basil Pennington OCSO──【歸心祈禱】的發揚者之一抽問一個問題:「神在那裡?」,被考得多,被罰得多,我就懂得回答:「就在『我心深處』!」,換言之,「神」不用到天外去找,無需坐太空船,也不一定要出國朝聖,尋找神,其實正要往「內心」去尋找,往內找,就找得著,與其周遊列國,不如「轉入內在」!互勉之!

-完-

靈修生活點滴

     

幸福比幸運更重要

        年近歲晚,越來越多人來向小弟求助,大部份是因為來年可能是觸犯太歲的年度,欲求改運方法,但求逢凶化吉!更有人認定自己大半生都未嘗好運,特來查詢持久的「幸運之道」。不過很可惜,大多數人得到小弟的回應都是「沒有!」。

        雖然,坊間流行不少令人變得幸運的方程式,亦無可否認,小弟也略懂一、二,但坦白的說,這些「安心藥」的成功率頗低,請各位別再迷信好了。現在給各位一些正確的觀念,那些所謂的改運方法,當初發明的原意是很好的,只不過是後來被一些民間術士濫用了,滲入了迷信的成份,也就漸漸失去了原有的價值。其實,這些方程式的真面目,並非用來替人擊退不幸,帶來幸運,反而是為人提供一些「正念」和「勇氣」,為當事人壯膽!鼓勵當事人勇敢面對應得的處境和考驗,向宇宙宣告:「來吧!我準備好了!」然後喜悅地享受這些生命給己的磨鍊。聽下去很駭人,原來命運是不能改變的!是的,我們來地球的目的,就是要透過這些在出生以前已經為自己議定好了的各種處境,藉由這些項目──「生命課題」來學習、鍛鍊,令自己的靈魂不斷進化,所以逃甚麼?避甚麼?為甚麼要改變原有的、一個本來可以令自己不斷進化的良好計劃?但亦得明白一點,計劃即使被勇於實行,也得先了解怎樣行事才能更有把握,更有收穫。所以,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未嘗不可,可以了解事件的「大藍圖」並作好準備,總好過盲目行事,而那些「改運方程式」的原概念,都只不過是一種應用和輔助的工具而已。
        大多數人執迷並糾纏於「不幸」與「幸運」之間,是因為不明白兩者在各人的生命裡的運作方式,因而產生恐懼,企圖掌握及控制,這樣談何容易?現在我們就來嘗試探討箇中的奧妙,了解一下它們是怎麼樣運作的。
        簡單來說,每個人的生命都在一個叫「無常」的機制下運作,但這個所謂的「無常」機制,其實亦有其規律性和軌跡,甚至有週期性和循環性可以追溯,只不過這個「無常」機制同時亦具有「自我進化」的能力,不但會彈性處理事件,同時亦充滿無限的可能性,比人類發明的「電腦人工智能(AI)」更高道行!所以極度難以掌握。「無常」懂得根據個人的能力、能量值及智慧等因素去釐定是否需要改變計劃,亦會因應當事人對事件或置身之處境裡所抱持的態度和反應作出調節,所以,其實,未來是難以推測的,根本沒有固定的答案,命理學說只能提供人類一幅生命的「大藍圖」,當然,藍圖是固定的,但內裡的細節卻充滿無限的可能性,上天亦賦予了人類一份自由意志,雖走不出藍圖的範圍但在裡面怎樣走是可以自行決定的,既可以選擇幸福安逸也可以自尋煩惱,而大多數人卻選擇了後者。「過去」做了的行動經已落實,而「現在」就是由「過去」的決定所發展出來結果,生命並沒有「梅棋」或「上訴」這些功能鍵的,所以一切都沒法挽回,過去做了甚麼,現在就發展成了甚麼,而「未來」循相同的機制由「現在」去產生,既然是這樣…所以…欲知未來,就得了解當下自己面對事物的態度和觀念,了解當下的「自己」是怎樣的為人,就能推測大概的結果,若不滿意當前所推算的結果,就只得改變自己現在的行為和心態,就有可能產生出一個「不同」的結果。
        在我國的堪輿學中,【術數】、【命盤】等學說,就是能為人制定訂「生命藍圖」的一門大學問,西方也有【占星術】與【生命秘數】等,但能夠跟據人在每一天、每一刻,就態度上和觀念上的轉變而產生的變化而作出推測的,就得使用【卜卦】或【相學】,其中【相學】透過有經驗之人士,是最快最直接可以透視當下和未來短期之細微變化的較準確的技術。如選用西方命學,【塔羅牌】和【靈擺】是極佳的選擇。但無論如何,這些都只是「工具」而已,靈魂的修煉最終都是依靠自己!勸告各位別太迷信,「工具」是提供給有正確觀念和心術端正的人所使用的。
         剛才說到「無常」有週期性和循環性,而常常糾纏著我們的「不幸」與「幸運」,其實亦是「無常」用來循環的其中一個輪盤。就像錢幣一樣,必定有兩個面,缺一不成,必須照單全收,緊記宇宙的陽與陰的定律,其實,解拆了這一點,就會明白「不幸」與「幸運」其不是兩個個體,而是「雌雄同體」!羅文的名曲也有這句經典歌詞:「知否世事常變?變幻原是永恆,始終波浪起跌,當然有幸有不幸……。」無論有人對你說:「你是『幸運』的!」或「你是『不幸』的!」其實都很正確,因為每一個生命同時會是幸運也是不幸的。所以,不斷求神問卜,穿金帶銀以追求「幸運」是很不理智的事,因為若要「幸運」,也必須同時接收「不幸」,因為兩者同屬一體。當你接過了一次幸運,就得必須硬吃一次不幸,因為這本是同一件事情的兩面,有得固然有失,兩者必須平衡,不能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付款給別人改運,難道就可以逃離這個邏輯?即使成功了,將來也得付出同等份量的福祉,既然成功創造了幸運,也就是同樣創造了不幸,但到時就得由當事人自己負責,因別人已經辦到了收款的要求,副作用閣下自理。著名電影【無間道】裡有一句經典對白:「出來行,遲早都要還!」就切切實實講出了這個道理。所以,付款給別人「改運」是否可行,各位得自行判斷。相對地,如果在經歷「不幸」的時候,請你感恩,因為這是將要獲得「幸運」的先兆。但是,不用灰心!有一個好消!凡是這種「二元性」的因果,總有一個中間的本質狀態,這個包含「不幸」與「幸運」的錢幣叫做「幸福」。幸福是一個「本質」狀態,長存於每個人的生命裡,每個人都必定擁有!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幸福的!只是我們沒有察覺,沒有發現!我們帶著幸福來到這個世界,到最後亦會跟著我們離開。只要你有生命,你都是幸福的!不要再埋怨命運坎坷!因為幸福就在你的身邊,時刻常隨不離,無需爭取,只需要承認和好好享用,應當常常感恩才是!我們之所以沒有發覺幸福的存在,是因為我們自小被訓練從「二元性」的角度去看事物,我們的文化教導我們甚麼是不幸,甚麼是幸運,卻很少題及幸福,周遭的人常常教我們選擇、追求某一方,厭惡另一方,我們自小就被誤導,當我們把焦點放到這兩極上,就自然遺忘了中間的本質位置,以為遙不可及,人的適應能力很強,習慣成自然,漸漸就會遺忘、忽略了這份與生俱來的本質──來自上蒼的恩賜,就不斷地錯過又錯過去享受這份永恆的幸福。
         再說詳細一點,「不幸」與「幸運」只是包圍在「幸福」外頭游走的兩股能量,而「幸福」亦依靠這兩股兩極的能量的走動來維持,一天只要我們有「不幸」,有「幸運」,就會把我們帶回「幸福」當中,所以別再抗拒「不幸」,亦不要再追求「幸運」,就由得它們自然的循環,自然來,自然去,無需執著,因為這兩股能量從不停留,只作短暫到訪,然後又交換執勤,但為甚麼有些人總是覺得自己的「不幸」多於「幸運」?這只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很多時只是因為一份「執著」,不能放下,不願放手,導致某一股能量在進出時的速度稍被拖慢,影響著「幸福」的自然運作,因為被你的手拉著,自然就被拖慢,而本來兩者路過與停留的時間是甚短的。「不幸」就像煙花一樣,一閃即逝,只會帶來一點兒的驚嚇或一點兒的創傷,而「幸運」更只是曇花一現,想留也留不住,唯有珍惜。所以,欲想不再被「不幸」長久地佔據著你的生命,唯一的做法就是「放下」,「放下」,就會「自在」。諮詢師給你的所謂方程式或隨身法寶,都只是一些輔助工具,最重要的是要調整你自己在當下的行為與心態──靈魂的修煉。再者,諮詢師給你的「建議」和「勸籲」比賣給你的「法寶」重要得多,別忘了這一點。
        隨著「不幸」與「幸運」的不斷循環,生生不惜,再加上我們對生命額外的一份「激情」!「幸福」就已經是隨身之物。祝福各位!

-完-

靈修生活點滴

    

1號思迷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無常」是我最大的人生課題。

        轉眼間…一年又過去了,很快又來到了2013年的九月   ──自己的生日月份,剛過去了的一年,受到流年數字9號的能量沖擊,被毒打至體無完膚!而且一浪接一浪!實在無力招架!過去的人生…過去所建立的一切…可以放下的都已儘管放下,不想放下的也無力挽留!「無常」這個課題…實在嚴苛!
        人生又多少個九年?每九年一次的生命循環,每次從1到9的體驗,都彷彿在自己無法操控的局面下渡過。作為1號男,生命秘數付予我的本質,在每個新循環的開始也同時是自己的「本命年」,理論上,凡到了自己的本命年,都會有不少重要的人生關口要過,當本命年是1,又是一個新循環的開始…打從一開始就要創造新的事物、新的處境,毫無時間計劃、毫無機會準備!沒有綵排!要來就來,毫無選擇餘地,生為一個「1號人」談何容易?但無論有多努力,一旦走到流年9的時候,一切都要獻給死神,接著的那個流年1又得重新開始,重複又重複!也許,上天要藉著「無常」給我鍛鍊,要我成為「活在當下」的人,不許我留戀過去,要我每一刻都必須「活於現在」。
        才剛踏進了九月份──自己的生日月份──每年新流年的開端,已經感覺到強烈的1號能量進駐,創造力驚人,能量勢如破竹!無可抗拒!已經展開了前所未有的事業體驗,再無回頭的餘地。
        回顧與檢討多次的流年1與新的生命循環的經驗、體驗,為自己提供了少許蛛絲馬跡,或多或少了解到自己要面對的命運將會如何。
        1986年的流年1,我完成了初中課程,踏入社會工作,自知不論是自己的學業成績,或是家庭經濟狀況,也無法支持自己的再有機會接受正統教育。這年經歷了人生第一個重大的轉變,一切得重新適應。就在這個流年1,我終於發掘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個夢想,第一次覺知到自己想做甚麼,第一次知道自己想要甚麼!不再是由別人告訴我「應該」做甚麼!不再是家人強迫我得做些甚麼!這些都是在流年1發生的。那個年頭,在之前的流年9,我放下了自己的學業生涯,放下了學生的身份,也放下了自己過往所建立的一切傳奇事蹟。少年警訊學校支會主席、學生糾察隊成員、學校合唱團成員、學生流行曲歌唱比賽季軍、柔道運動員…同時也放下了一個人生最負面身份──一個學業成績永遠差劣、永遠追不上水平的學生!無論自己喜歡的身份或不想留住的身份,都在同一個流年9裡無聲消逝,只能在舊照片中回味。畢業後被朋友邀請到其父親開設的製衣廠裡做暑期工,學習操作機械,在為牛仔褲安裝鈕扣的時候被夾機夾傷,幸好手術成功,小休過後仍能工作好幾個星期,但畢竟自己只是暑期工的身份,暑期過後就得重新打算,也許可以求別人讓我留下做全職工作,但卻跟自己的性格實在格格不入,很難說服自己在這般環境下工作,即使老闆娘和老闆都出言挽留,其他在廠內疼我的前輩們都為我分析,在那個年頭,在寫字樓工作的收入不如在工廠學師──在八十年代而言。可惜,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剛出來社會做事,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怎能屈就?暑假過去,自己又不再是學生,找一份全職工作是理所當然的事。
        在暑假期間,我中學時最好的同學、與我一起習西洋畫,畫功比我好上十倍的岑公子帶我到他的哥哥所就讀的那家設計學院的畢業展覽會去參觀,欣賞了別人驚人的畫技,從此我就立下了志願,要成為一個出色的美術設計師,這就是我人生的第一個夢想!把小學時為了遞交作文功課而強行幻想出來的《我的志願》都拋諸腦後,一心去成就自己真正的夢想。
在暑假期間,這位好同學,和那位把我介紹到其父親的工廠去工作的好友,都分別到了英美等西方國家展開了新的人生之旅。畢業後除了失去了老師、同學和學校的庇護以外,同時也失去了一批童年好友,究竟這是巧合?還是天意?這些都在流年9──一個迫使人類放下過去,面對新的生命課題的流年所發生的。
        往後的九月份,新的一個生命循環──流年1號──自己的本命年在孤立無助的情況下重新開始。那個1986年的新循環,在暑假後的九月份──流年1號的開端,我在職業介紹所的協助下,很快便找到了一份全職工作,我這一生總有貴人!在一家提供牙科醫護設備的公司裡當信差,但其實,沒有甚麼信件要送,實際上只是一名「送貨員」而已,工資一千七百五十元,的確比留在工廠裡工作的工資為低,但為了實踐夢想──有錢繳交學費、晚上無需加班、有時間進修…就得幹活!日間在香港最高級的中環區上班,晚間修讀設計課程,對生命充滿憧憬!這樣過了三個月,試用期滿了,在八十年代,試用期滿,如果沒有調整工資的話,很難留得住伙計,而我這個小小的送貨員,工資也上調了一乘(10%),由一千七百多元增加至一千九百多元,但這也留不住我的心,因為我有了自己的夢想,聽來很蠢,但當年畢竟是個熱血方剛的少年,誰能說服自己不去走自己的路?一下子辭退了自己的工作,用盡了那個月的工資,與教會的友人參加了旅行團,享受了人生的「第一次」旅行──海南島之旅,在天涯海角裡望天發誓,必須成就自己的夢想!不容許自己退縮!回來後又隨即找到了新工作,八十年代的香港的確充滿機會!在一家製版印刷公司當送稿員,到過各大廣告公司及各政府的設計部門送貨,期間接觸過不少有名的設計師和美工人員,同時也聽到了不少聲音,前輩們都叫我放棄這個偉大的夢想,認為此行業並不是表面看那麼風光的,說我遲早會體驗到理想與現實是兩回事。不管如何,打從開始我接受了自己的選擇,就沒有回頭的餘地。這些新的轉變,不少奇蹟,很多人生的「第一次」,都是在這個1號流年數字的期間創造出來的,往後那九年,從1到9的循環,無可否認,我算是實踐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個夢想,我轉了好幾份工作,因工作經驗的累積,終於一步一步從送稿員成為美術員,設計過殺蟲水海報、安全套包裝盒、為雜誌排版以及各類型的設計稿件。
        時移勢易,或許,打從一開始這個選擇就是錯誤的,天知曉!這個行業正在進入轉營期,從人手操作的世代,進入了電腦製作的年代,我這一代受訓用人手、用界刀、膠水去制作的美工人員終被淘汰,找不到好工作,同時又在學業上再一次受創,人生一下子從充滿熱情的高峰跌進了谷底。在畢業大考的期間,導師正準備為同學們分組進行考試,自知自己無力以個人身份的組別參戰,很想與自己認為較專業的幾位同學合作,但別人可不是這樣想的。一切上天自有安排,這個道理無可否定。上課從不遲到的我總不能當上長勝將軍,就在首次遲到了十分鐘那一個晚上,原來主任導師為了把握時間上課,在課堂前盡快為同學們分組並登記考試,在我走進課室的時候,大部份人經已成組成團,剩下兩位不在我們那個小圈子裡生活,從不和我們一起出街玩的兩位同學坐在一角,我們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組成了一個三人小組,在這一刻才問兩位同學姓甚名誰。下課後在地鐵站碰上了一位男同學,他在後面拍了我的肩膀,我轉身過去他就冷笑著問我說:「你今天瘋了嗎?」我不明白他的意思,他繼續跟我說:「你知道那位同學是誰?你忘記了?」我一頭霧水,他接著說:「學期初交了一幅【寶礦力】廣告畫作,因畫得超級差劣而被老師破口大罵那個家伙!你跟他一組考試?祝你好運!」這刻實在晴天霹靂!不知如何是好。不出一個月,在考期只剩下幾星期之際,另一位同學以生意繁忙為理由退出考試,這樣三人小組現在只剩下兩人,又因意見不合,計劃幾乎胎死腹中!最後為了停止爭吵,決定各自為政,各自造十件作品於截稿當日交到學校,然後把命運交給上天。結果,我獨自承擔了所有風險,在截稿日前一晚,瞞著老闆在公司寫字樓內通宵制作,造出了我承諾的十件作品,但我那位拍檔又如何?只造了三件!而且看下去像幼稚園學生的畫作!怎能參加設計學院的考試?兩人的作品數量未乎合考試的最低要求!本來職員有權不收下我們的作品,但幸好都收下了。我們在校務署門外吵了一架,因為考試是以小組制度評分,兩人的分數必需計算在內,這刻我已經知曉,這一回經已完蛋!三年的努力經已毀於一旦。
        畢業作品展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大班同學們珍惜此機會相約一起前往參觀,然後一起晚飯慶功,因為畢業後大家就各散東西,各有各忙,見面的機會自然越來越少。大伙兒都在展板上找到了自己的作品,而我呢?我在場內兜了五個圈子也找不著自己的作品!那種灰心、失意是別人無法想像的!我三年前就是因為這個展覽會而建立了自己的夢想!我為此而走到這刻,但這一刻…一切都幻滅了!而且自己跟其他或一部份的同學不一樣,自己已經進身這個行業,算是一位專業人員,在街上偶然也能見到自己的作品,但竟然不能通過學校的考試?一個學生級數的考試?這個事實實在很難接受!一位較年長,較成熟的女同學按著我的肩跟我說:「班長…算了吧!人生不是單單為一個考試而活的,不要再放在心上。」是的,最少我勇敢地面對了那份失敗,願意前來接受一切結果,至於我那位拍檔呢?打從交了功課那天起就沒有出現過,沒有電話聯絡,別奢望他會來參觀展覽會。我是失敗,但我都面對了。同學們開心拿著畢業證書在這個行業內更上一層樓,而沒有任可證書的我,又因沒有本錢修讀電腦課程,注定要另謀出路,轉行當文職,辦公室助理、信差等是不錯的選擇。
        幸好,我這一生貴人常在,在一家美國十大貿易公司之一的香港分公司當了辦公室助理半年,又因香港經濟將會面臨一個很大的衰退,這家公司決定撤出香港,搬往新加坡,我們就得被遣散,本來以為滿有前途的一份工作,又成為了一個回憶,但也感謝上天給了我一個寶貴的人生體驗,很難忘那些西方人上師,在他們的幫助下,我這期間的英文水平增進了不少,而我們的遣散費比一般港資公司還要高,比香港勞工處所定的標準還超出了一、兩乘,應當感恩才是。剛才說貴人常在,那位香港籍的經理把我介紹到他妹夫開設的電腦商標制作公司工作,成為學徒,終於有機會使用電腦!我的資訊科技生涯就從那裡開始。
        一旦入行,做了超過十年,是我人生歷史上最長久的一個行業。其間當過技術人員、網路舖設人員、程式編寫人員,而最成功的可謂銷售人員。在當銷售人員期間,轉換過好幾家公司,其中包括一些「過氣大商號」,為甚麼這樣形容?因為這些商號在行內人人偕識,但在我進去的年代經已式微,或投資者已把資金轉移到外國,準備局部關閉本港的業務,或老闆已經打算退休,不會再投放太多資源在那家公司,我總不能在一家公司最輝煌的時期在那裡工作,也許這就是我的宿命。如果說我自己沒有當銷售人員的能力,也許說不過去,反思過後我發覺我不能這樣的否定自己,像我這種同是1號又是處女座的人總是自悲,總是自我否定,眼光總放在自己失敗的狀況上,卻常常都忽略了自己也有著很成功的時刻!三份銷售工作雖然最終都是因為銷售成績不佳而要自動辭職收場,但三份工的服務期間都為該公司創造過最佳業績,因做成一大畢生意而要請全公司或全部門的同事吃飯,而且都不能吃便宜的東西!賺得多付出也得相對稱,其他一直成績不錯,永遠可在這個行業裡打滾的人可曾有過這樣的成績?其中在某家電腦配件批發商工作時,就是因為接了歷來最大的一張單據而被老闆召到其私人辦公室裡問話,香港人俗稱「照肺」,為甚麼做成了一大畢生意,老闆還有不滿?老闆說我不應當一次過把全批貨品賣給同一位顧客,這回我一下子清了倉,其他同事有一、兩個星期再沒有東西可賣,一批貨不能由我一個人獨吞的…。其後,會計小姐肖肖地跟我說了一些公司的歷史,其實,從前的年代都有同事做過這麼大畢生意,但最終收不到佣金,要鬧上法庭,叫我小心一點,因為這位老闆已有前科。原來老闆不高興是因為他沒想過我們有這樣的能力做成這麼大畢生意,這回他要付出一大畢佣金給我就很不高興。幸好他最終都全數付了給我,我才有錢請全公司的人享用一頓豐富的晚宴,我也又邀請老闆,但老闆最終都沒有來。往後老闆宣布修改佣金計算制度,大幅增加了銷售配額的門檻,這下子各同事都認為,只要繼續在這家公司工作下去,是永遠無法達到公司要求的配額的,老闆以後無需再為要付出佣金給銷售人員而煩惱了。銷售部門的同事們連我在內都陸續離職。那時我又責備自己,我是不是成了罪魁禍首?令大家失去了飯碗?實在…天知曉!
        而這一段人生經歷,令我人反省到,做人不能「鋒芒太露」,否則會連累別人,害了自己。
        在這個1986至1995年的職場生涯裡,大起大落,最終得到「無常」的結局。
        1995年的流年1,或先說之前一年的那個流年9,我覺知到自己無法再打工下去,過低的學歷始終令我很難找到合適的職位,便放下了僱員身份,毅然出來創業,在1995年──流年1號,我很大膽地印製了一張名片,走訪之前的工作所認識的顧客,介紹自己的新業務,竟然接到生意!不單維修電腦,也與舊同事們合作,承接了一些小型網路工程來做,又與教堂合作開辦電腦課程,初次成為別人的老師。這陣子雖然還未有足夠的金錢養家,但自己個人的生活也不成問題。這樣也享受了好幾年的自由身生活,有了自己的事業,眼光亦擴闊了不少。這個創業的過程就是在1號流年裡發生的,可算是我人生的一個重要關口,一個重要的創造過程。
        無可否認,每個從1到9的生命循環裡,總要經歷「創造」與「失去」,這樣人才會領略到「無常」與「珍惜」的真諦。2000年香港正藉經濟大衰退,像我這樣連一個辦公室都沒有的超小型自由身業務,很難再撐下去,生活迫人,在沒有足夠收入維持生活又有負債的情況下,又回到被人僱用的生涯,這一年是流年6。幸好,我這一生真的貴人常在,我到訪從前常常為我找到工作的那家職業介紹所,那位女性的老闆竟然還認得出我!記得我的名字!剛進門口便問候了我的近況,我向她坦然承認自己這幾年創業失敗,現在又需回來尋找工作,她叫我不要灰心,從前為我找過多份工作,她很了解我的工作能力,對我很有信心,結果在幾星期內便為我找到一份系統管理主任工作,為一家鞋業出口商的辦公室策劃和執行電腦化過程。
        享受了兩年一份所謂的優差,工作尚算愉快,但時移勢易,資訊科技行業進入了一個講求學歷的年代,不再像我從前可以靠「學師」就可以出身、入行,沒有大學或預科的背景很難找到合理的工作,更要每年花上萬元參加軟件開發商認可的證書考試,像我這種超低學歷的人很難再在這個行業上立足,往後,我在街上碰上了那家貿易公司的舊同事,大家一見如故,談笑風生。他跟我透露了一些關於那家公司,自我離職以後的一些驚人發展情況。原來那家公司的主要資金已經北移,主要業務都在深圳運作,香港這邊只剩下一位會計人員和一位船務人員,他就是那位船務人員。那麼,我從前管轄的資訊科技部門呢?他說,事因香港這邊現在只剩下兩台電腦,不可能個別招聘一位員工打理,就由深圳那位同事兼顧,公司特別為那位員工申請了來香港的通行證,隨時隨地都可以過來香港一兩天打理事務。他繼續問我:「你不好奇那位國內的同胞,與你做同一樣的工作,你認為他值多少工資呢?」我當然好奇「誰偷走了我的乳酪」,試試猜猜,因我從前的工資都有一萬多少許,信得過國內的工資不可能達到這個數字,那麼,六千?七千元沒有?他說出了答案,我立即想昏過去,原來只需…二千多元!我的天!怪不得香港這麼多人失業!原來香港人早已在自己的城市的勞動市場上被淘汰,由外地勞工取締!但我還未認輸,問到:「那個是甚麼人來的?老闆的親戚?究竟懂不懂電腦的?」舊同事笑著跟我說:「是北京人來的,從北京正式請來的,要在深圳提供食宿…還有,學歷超勁,是【清華大學】修讀資訊科技的畢業生…。」從來不願意認輸的我,此刻都得徹底投降!
        這樣,轉行是唯一的選擇,我在心裡跟自己說:「認命吧!已無後悔的必要!」
        2002年那份工作,算是我最後一份在資訊科技界的工作,不過這一次已跟電腦絕緣,是一份資訊基建工程的銷售者,銷售電話線、電腦網路線的舖設、安裝工程,公司有另一個部門銷售電腦;我亦有銷售電力裝置及電腦房專用的空調設備…。憑著我過往對電腦的知識,這份工作也算應付得來。同樣,宿命一樣,在這份工作期間,我經歷個大畢生意,當然需要請全部門的人晚宴,但最終也因連續幾個季度沒有好的成績而被加進「待裁員名單」。2002年算是我人生最想崩潰的一年,不但難找工作,又面臨破產邊緣,幸好有又得貴人襄助,藉著【探索課程】、【領袖義工團隊】、【心理治療】等奇異的旅程,人生得已重新建構,重新振作。同期間,晚間又習中醫治療的課程,不但獲得一技之長,也令身心都得到療癒。2002年正值流年8──一個迫使人不斷學習的流年數字,這一個年頭,流年8的能量發揮、應驗得淋漓盡致。
        2002至2004年這兩年間,我亦幸得貴人襄助,在這一個生命循環結束之前,獲得新的技能。從前常光顧我購買和維修電腦的神父,剛接管了教會的官方報館,正值人手略缺的時候,問我是否勝任當一位電腦排版員,有設計經驗的我,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而這個機會曾經失落在1986至1995年間那一段的生命週期裡,正因為沒有機會學習電腦美術桌面終端機的操作,而放棄了我的美術設計生涯,這次是難得一次重拾這個理想的機會,即使意識到可能會很短暫,亦很願意,即使只是自僱型式,也得心甘情願。這兩年的工作雖然頗為艱辛,無奈地被卷入教會的主流文化──事非、謠言及無謂的政治鬥爭當中,但也感謝神父給我這個機會。對我而言,這是一個治療,當年埋藏於心底裡的那份失落、憤恨,都在這兩年間一掃而空。2003年這個流年9,一個迫使人徹底放下過去的流年數字,就在這個治療當中消逝,這回我真的徹底下了我的「美術設計夢」,我少年時純潔、崇高的夢想,終於都重新實踐了,無需證書都能實踐!現在無需再回首過去,因為這已經成為過去、經已實踐!這不再是我的夢想了。
        2004年的流年1,一個新的生命週期開始,我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放下了身段,願意報讀政府僱員再培訓局主辦的【僱員再培訓課程】。本來,我很想更進一步實踐我服侍老人的專長,打算考取起居照顧員的牌照,因為我在教會裡的好友,一位在從事安老院院長的明愛社工告訴我,他們很欠缺男性的服務員,認為男性的起居照顧員在未來應當會很受歡迎,而一直以來,不知道為甚麼,政府的再培訓課程,都只為它們提供女性的服務員,所以它們求才若渴!很鼓勵我去修讀,也許當我擁有牌照之後,他管理的安老院都能給我工作。可惜,我的申請遭到培訓心那位社工的拒絕,認為這個課程一向以女性為主,如果讓我修讀,合格率可能會被拉低,這樣會影響它們將來再申請撥款開班,她不願意冒這個風險。她又極力游說我修讀保安物業管理課程,認為男士人到中年,當保安員最有前途…。這樣,我被騙了成為一位物業管理人員,而該課程是一個「預先聘請」的津貼課程,被取錄的人都是已經受一家物業管理公司所甄選的,結業後會被安排工作。這樣,我接觸到人生最辛苦的一份工作,不但要穿著制服,還要遵守紀律,十二小時通宵工作,工資只得七千元。這個新的生命週期,我徹底放下了身段,放下了我多年來的專業形象、我個人的尊嚴…面對一些我從未想像過我可以面對的處境,學懂了腳踏實地做人。
        事實上,經歷了多麼「無常」的一役,人生的適應能力得已開拓,做人比從前更加圓滑、更有彈性。在2004至2013年這個生命週期裡,短短的九年間,我經歷了更多「無常」的轉變,轉變來得更加急速,更加頻密。在2005年我又參加了僱員再培訓課程,成為了足部反射治療師,又自費到民間的沐足店學習推油按摩,在中環及灣仔的沐足的以「跑場」的型式幹活了兩年,被客人讚賞過,被客人投訴過,從不懂到被別人稱作師父、被老闆請求指導新人…,但這些虛幻的夢想都不能長久。生命會引領自己進入新的里程,在中醫學會當過幾年書記,為中醫續牌…為中醫學院安排課程、活動,管理機構財務…從一班老中醫的身上學會了不少養生之道、在一般中醫課堂裡未必能得到的特殊知識…;在佛寺管理公司當文員,從而認識了佛教的文化、認識了殯儀行業…;家具店文員、物流公司當文員等等,一個又一個的轉變,最終都為自己的文職工作敲響喪鐘。
        從2008年開始,我愛上了學習東西方的神秘學。塔羅牌、生命數字、解夢、直覺力開發、紫微斗數、手相、風水、子平八字…,都在2004至2013年這個生命週期裡發生,但能否成為自己新的職業仍有未知之數。既然「無常」是自己最大的生命課題,下一步會怎樣,真的很難估計。隨著一個又一個夢想的出現,一個又一個夢的幻滅…笑又笑過多少遍?哭又哭過多少遍?下一個處境又將會如何?作為1號男,其實…我並沒有興趣成為傳奇人物,但無奈命運卻迫使我不斷去創造傳奇。
        自從接觸殯儀業之後,我常常都會反思一個問題:「到我的生命走到了盡頭的時候,會是一個怎樣的結局?極度豐盛?一無所有?」也許現在問得太早,但這個問題實在值得反思。也許經歷得太多「無常」,心竟都變老了。2013年的九月份──我的生日月份,既是一個新的生命週期的開始,也是流年數字1的開端,今次我又要為自己創造甚麼?我只知道,舊的我已經過去,一切都已重新開始。
        其實,我真的有點驚恐,過去接觸過的流年1,都有著前所未有的體驗,會有一個全新的自己,會有新的職業,會有新的身份,當然也會有貴人襄助!但也有很多的「未知」在前面埋伏著。過去的經驗告訴我自己: 1號人每次碰上流年1都不會好受!但是,一切都經已開始了,除了迎頭痛擊,已經別無選擇,新的我究竟會是誰?會是好人?會是壞人?做我未做過的事?學我未學過的技能?怎樣可以「順著流走」?怎樣面對「一個接著一個片刻」?相信要留在未來的十二個月、未來這九年,這個新生命週期的過程裡,由我自己一一發去掘吧!
此時此刻,唯有…感恩!

-完-

靈修生活點滴

    

最急切要寬恕的人就是自己

       今早的兩個夢境,都在批判自己在過去、成長過程中做過的某些事情,一些世俗眼光認為是錯的事情,而多年來我一直都在採取一種假裝忘記,置之不理的態度去面對,透過自己解夢,明白到這些「罪惡感」其實一直在某程度上影響著我,令自己不能放膽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樣令我明白到,即使我對自己不承認有這些事情發生過,在後半生努力地在外表上包裝自已不是這樣的人,都不可能把這些事情從自己歷史中刪去。

        最近在寫一編關於「二元性」思想的文章,既然我勸別人要放下「二元性」的枷鎖,為甚麼自己又做不到?為甚麼總要用二元性的角度去批判一些事情,去批判一些人,包括自己?為甚麼只能夠有「對」與「錯」而不能擺脫這兩個極端的結果去欣賞、檢討箇中的內涵?檢討過這一點,發覺其實無論是對是錯,我都不能否定自己,當年、當時做這種的決定,都是自己內在的某部份為了保護自己而作出的決定,而這些事情在客觀上的確沒有別人受到傷害,可能根本沒有其他人知道,沒有其他人批判過、責罵過我,從頭到尾都只有我自己自編、自導、自演,最終被傷害的人亦只有一個,就是我自己。
        而過後通常我的主意識就會責怪自己,咒罵自己無用,問自己為甚麼沒有別的方法、更有智為的方法去解決同一問題?現在明白到,當自己的主意識對自己潛意識內為自己做那個決定的部份進行責備、批判的時候,怎會不傷害那個部份?那部份怎會甘心?事實上我的內在的不同的部份一直處於長期對立的狀態,你認為我錯,我認為自己沒有甚麼錯、當時有這樣的需要…, 然而,一直主導自己人生的那個權力核心,那個「主意識」一直擁有無上的權威,話事權,它認為是錯就是錯,絕無爭拗的餘地。長此以往,自己與自己在內在形成了很不和諧的局面,每當有些思想、一些計劃要實行的時候,自己就會在內在會議中受到阻力,很多事情為了怕「再錯」而不了了之,這樣,從前為那些事情做決定的那些部份當然會更加不滿。
        透過這些檢討,我開始明白到,我不能否認自己的內在存在著最少兩部份,而兩面都在幫助我,不論事情是對是錯都是為了幫助我而作出某些決定,我不能再為了在人群中活得更光彩、更少受世俗的批判、為了得到更多人的讚賞而繼續否認有自己有另外一面,為甚麼我不能容許、認同、接納自己同時存在著這兩部份?為甚麼要否定從前那為我決定去做那些事情的那部份而不去感恩?而事實上當時我有所得益,解決了當時的問題,為甚麼事後總要批判自己?即使事情可能會有世俗眼光認為是「更光彩」的方法去解決,而我當時又想不到,但亦不可能否定自己做了的事情有效而又去責罵自己那個做決定的部份的。
        想通了這一點,我的內心舒暢了很多,我答應自己無需再為掩飾自己可能常犯錯的那一面,而假裝、包裝、粉飾世俗眼光認為是善良的那一面,那個不是我真正的自己,以後我得容許自己「亦正亦邪」,給自己內在的各部份有更大的存在空間,希望藉此令自己的內在矛盾化干戈為玉帛。
        我造了一個瞑想,看見自己那個長期被抑壓、被鄙視的那個部份成為自己的那個模樣,就在我的面前,我扶起了他,對他說:「我們從頭來過… 以後我們會活得更好… 對不起,我愛你,請原諒我,感謝你。」
        如果我不原諒自己,那有能力寬恕別人?如果我不能愛自己,那有能力去愛別人?以後,我可以更快樂的寬恕別人,更放膽去愛別人!感恩!

-完-

靈修生活點滴

失落了的文明之早晨的文化

        「晨早空氣,清新開朗,陽光溫暖帶來無限美‧‧‧‧‧‧」。如果你是六、七十年代出生於香港的人士,這首歌曲必定耳熟能詳。事實上,曾幾何時,香港雖然算是大城市,但人們都喜愛於早晨活動。上山晨運、公園早操、緩步跑及早泳等,都是流行一時的民間活動。自古以來,人們熱愛於早晨出外活動,是因為早晨有著日間不能取締的魅力。

從前修讀氣功治療課的時候,老教授說早晨三時至五時是【肺經】最旺盛的時候,是練功的最佳時機!怪不得古時的人都「聞雞起武」!早晨實在最適宜運動、呼吸新鮮空氣、舒展身心的時段。
        七十年代的香港,社會工作、社區服務及設施等陸續發展起來,正因為當時人們喜歡早起,不少於早上進行的團體活動應運而生,甚麼【早晨太極班】、【早晨游泳班】甚至【早晨器械健身班】都聽過,而筆者就有早晨隨父母學習太極的寶貴經驗。從前的太極導師都很開放、寬容,從不問及隨練者是不是真正的學員,媽媽報名付了費用,一家大小都可以到公園去隨練,亦從沒看見過有甚麼點名文件,總之大家準時到達指定的場地練習就是。畢竟太極這些玩意都是年長人士較有興趣,小朋友們若有好奇心的亦會試試,無奈「早起」實在是小孩子們的大敵!尤其是在嚴寒的冬季,誰都寧願留在溫暖的被窩內享受一番,對平日要上課的小孩子來說,唯有假期才能跟隨父母出外晨運,珍惜這些假期來享受溫暖的床鋪還是外出欣賞晨光初現的美景,的確難以取捨。曾幾何時,筆者亦喜歡於學校假期及暑假期間於早晨到球場練習籃球,這段期間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朋友,當然大多數是比自己年長的大哥哥、大姐姐們,而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到了適當的時間就得道別,因為上班的關係,而這就是最值得佩服的一點,即使工作有多辛苦,都不能放棄早晨對身體的鍛鍊。
         的確,曾經欣賞、享受這種早晨的活力,也值得一再回味。
        有關清晨的魅力,筆者有著另一個更獨特的體驗。在九十年代,筆者喜愛修行,逢週末、假期都會到隱修院去跟隨那裡的隱修士們學習、體驗他們的生活方式。對於一個在大城市長大的孩子來說,晚上八時睡覺,清晨三時起床參與早禱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凡有意志力去克服這些困難的人,就有緣體驗早晨獨有的能量,有資格去與大自然合一,有能力去與宇宙的韻律互相共鳴。所以,筆者一直以來最佩服隱修士,他們的堅持與信念正是最值得我們都市人學習的。
        差不多相同的時期,筆者為了治療自己多年來的鼻敏感症,便聽從家庭醫生的建議,早晨到公眾泳池去暢泳一番。除週未和星期日要到隱修院外,每朝早大約七時半或七時四十五分左右便到達九龍公園泳池更衣,正當為自己能早起游泳而自豪之際,才發覺自己其實只是一隻「遲來鳥」,你在更衣進場,別人已經沖身離去,而且全部都是年長人士,以為自己嬴了,實際上輸了很多碼子。這段時期很佩服香港的長者們,似乎他們的健康狀況都比年輕人好,我也常詢問他們:「為甚麼這麼早可以起床?‧‧‧最早的時段水都很冷,為甚麼您們涯得住?」有幸在這段時期認識了幾位可愛的伯伯,他們都是已退休的商人或專業人士,不是從事製衣廠業務就是出入口生意,又或者是退休公務員,某位是移民多年後回歸香港的華僑,每朝早泳後一起到茶樓談天,聽他們說生意經和人生經歷的確獲益良多。如果不是早上出來活動,相信很難有機會認識這類人物。
        事隔多年,相信這幾位伯伯可能已不在人世,但今生有幸認識他們,實在值得感恩。也許,筆者喜歡與長者交往的怪癖,就是從那些年頭開始。事實上,在深度的對談當中,就會發覺長者並不是一般人說得那麼煩厭、思想那麼古板、不明事理的,在細心聆聽之下,就能發掘他們智慧的一面,但先要成為一位有耐心的聆聽者。這些豐富的體驗、精彩的人生經歷,都是在早晨發生的。
         很可惜,越來越少人,尤其是年輕一輩,願意在早晨出來活動。其實,早晨的文化,正反映著一個城市的發展潛力,反映著那個城市的人們對於自己的前途和貢獻城市的鬥心有多雄厚。這種在香港漸漸失落的「早晨文化」,卻在國內各大城市可見!每每回到國內公幹、旅行、探親,若早點起床跑到街上,就能拾回香港七十年代的城市氣氛。天未光茶樓人頭踴踴、街上自行車鈴聲不斷、年青人在跑步練氣、路邊小販檔熱氣騰騰、公園裡長者們在唱戲曲‧‧‧‧‧‧,看著這些情景,不難理解中國各大城市為甚麼會在短短十多年間超越香港!
        反之,筆者最近在香港就有一個的難忘經歷:某星期六上午,因風水課程需出外實習,導師與同學們相約在鑽石山一個著名的大型商場地面的巴士總站集合,筆者刻意早到一點,好讓自己有足夠時間吃些早點,誰不知‧‧‧這個著名的購物廣場、港人購物娛樂熱點,想吃早餐難過登天!其實,這個廣場的三樓正是一個香港很著名的飲食熱點,走出扶手電梯看到有兩、三家中國式酒樓、幾家大型飲食連鎖店和一個頗大的美食廣場‧‧‧,實在是一個名不虛傳美食城,但‧‧‧竟然還未開市!美食廣場的入口被圍欄封著,裡面有白煙冒出,似乎某攤位正在沸水,也許為午餐時段作準備,而麵包店的鐵閘就半掩,看來也準備開市,但這並不是甚麼「天未光」的時段,正是上午九時多!上班族應當已經開始工作!當然,我們不能抱怨商戶們選擇性在不同時段提供服務,這畢竟是一門生意,必須按市場需要去運作,但「早餐」、「飲早茶」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如今飲食集團竟然因為太少生意而放棄了早餐的業務?可見香港人大部份已不再著重早餐,也許只吃午餐、下午茶、晚飯、宵夜,也許有次宵夜。幸好,走到另一邊的走廊看到了二樓有一家國際知名的麥氏漢堡包餐廳,下去又看見星巴咖啡店在營業,而兩樣都是極西方的文化!也許「早餐」而成為了西方的獨特文化,而中國式茶樓早已轉營。我的天,香港人已不再是早晨出來活動的生物,取而代之的是「夜生活」,怪不得食市只有夜市,沒有早市!
        時而世易,不少企業為了遷就員工遲到的壞習慣,索性把辦公時間往後調,有這樣的趨勢,由朝九晚六改為朝十晚七或更遲,而這些並不是甚麼服務性行業,只是寫字樓的文職或行政工作而已。人們把生活的各個時段推後,自然錯過了早晨的美好,因為晚間下班後又有其他活動,晚了下班活動又得往後推遲,但完成所需的時間不會因此而縮短,所以就得遲睡,遲睡自然難於早起,形成了惡性循環。
         其實,筆者亦同樣受不了現實的煎熬,成了「夜睡族」。加班、進修等都是都市人的必修課題,早晨生活續漸被夜生活所取締。
        那麼,筆者對早晨的嚮往何時才再被換醒?那就得說到二00二年的肇慶之旅,在【鼎湖山】上的三天體驗,這是筆者人生的第一次單獨旅遊。那年春天天氣不算太好,連續幾天都大霧驟雨,但卻能從霧中看到仙景般的山中靈氣。在招待所旁邊正是著名的佛教勝地【慶雲寺】,所以,那三天其實就等同朝聖靜修之旅。能到達這樣的靈山,當然不能錯過晨曦日出的美景,這樣就得早點起床,每朝早到了大殿門前的廣場,就見到僧侶們在大殿裡圍著進行儀式,當他們發現我在廣場裡的時候,竟然輪著到門口向我鞠躬!然後又返回自己的剛位繼續念經,筆者一生從未見過佛教儀式,這三天有著獨特的體驗,如果不是在清晨早起,就會失掉這種難得的體驗。
        可惜,回到了現實的大都市,就無法繼續這種情操。當時居於深水埗的筆者,在一次與一位長者的傾談中得知有「天光墟」這回事,而且就在自己居住的深水埗區便有一個,便乘著某天的假期嘗試早起去見識一下。那天大約七時至七時十五分左右到達,但只見幾檔仍在幹活,而且看似正準備收拾離場,沒有伯伯口中說得那麼繁盛,而且沒有甚麼好的東西好看。筆者致電那位伯伯分享此失望的體驗,反被伯伯破口大罵:「既然說明是【天光墟】,當然是在『未天光』與『天光』之間的時候幹活的!七時多已經清場!」原來這次又只是當了一隻「遲來鳥」。往後的一個星期,這次硬著頭皮更早起床,大約六時十五分左右到場,誰不知‧‧‧還不是甚麼看著商販開檔的情景,而是已經交易得如火如荼!心裡氣憤的問問自己:「究竟這群瘋狂的人是何時起床的?」的確,老伯沒有欺騙甚麼,這種有著傳統文化特色的平民市場,的確有著現代商舖不能取締的未力,貨品不但便宜,而且不少懷舊的東西是現在很難找到的,喜歡懷舊物品的人士可以在這裡盡情掏寶!原來,我國有著很多優越、值得延續的文化都是在「早晨」發生的!可見人類的文明其實是與「早晨的文化」是識識相關的。
        筆者遷進了大埔鄉郊已好幾年,但一直保留著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即較遲起床及很晚回家。有一天,因早晨有要事要很早外出,六時半左右,才剛天亮的時候走在路上,碰上一群幾年來從未見過的公公婆婆晨運路過,跟他們打了招呼,而他們看到了陌生人都有點慌張地問道:「先生,你是否這裡的居民?搬來了多久?」筆者當然樂意坦承相告,並指出自己住在那一間房屋,這樣才明白一點,遷進了一個社區不論多久,如果只是繼續夜生活的話,就只有「貓頭鷹」知到自己是一個鄰居!要好好認識自己的社區,就必須於「早晨」出來活動。
        但願我國和全人類於早晨的文化、早晨的文明能在下一代承傳下去。

-完-

都市觸感